1 原理
1.1 什么是Seata
Seata是由阿里中间件团队发起的开源项目 Fescar,后更名为Seata,它是一个是开源的分布式事务框架。
传统2PC的问题在Seata中得到了解决,它通过对本地关系数据库的分支事务的协调来驱动完成全局事务,是工作在应用层的中间件。主要优点是性能较好,且不长时间占用连接资源,它以高效并且对业务0侵入的方式解决微服务场景下面临的分布式事务问题,它目前提供AT模式(即2PC)及TCC模式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1.2 Seata的设计思想
Seata的设计目标其一是对业务无侵入,因此从业务无侵入的2PC方案着手,在传统2PC的基础上演进,并解决2PC方案面临的问题。
Seata把一个分布式事务理解成一个包含了若干分支事务的全局事务。全局事务的职责是协调其下管辖的分支事务达成一致,要么一起成功提交,要么一起失败回滚。此外,通常分支事务本身就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的本地事务,下图是全局事务与分支事务的关系图:
与 传统2PC 的模型类似,Seata定义了3个组件来协议分布式事务的处理过程: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TC):
事务协调器,它是独立的中间件,需要独立部署运行,它维护全局事务的运行状态,接收TM指令发起全局事务的提交与回滚,负责与RM通信协调各各分支事务的提交或回滚。
Transaction Manager ™:
事务管理器,TM需要嵌入应用程序中工作,它负责开启一个全局事务,并最终向TC发起全局提交或全局回滚的指令。
Resource Manager (RM):
控制分支事务,负责分支注册、状态汇报,并接收事务协调器TC的指令,驱动分支(本地)事务的提交和回滚。
拿新用户注册送积分举例Seata的分布式事务过程:
具体的执行流程如下:
- 用户服务的
TM 向 TC 申请开启一个全局事务
,全局事务创建成功并生成一个全局唯一的XID
。 - 用户服务的
RM 向 TC 注册 分支事务
,该分支事务在用户服务执行新增用户逻辑,并将其纳入 XID 对应全局事务的管辖。 - 用户服务执行分支事务,向用户表插入一条记录。
- 逻辑执行到远程调用积分服务时(XID 在微服务调用链路的上下文中传播)。
积分服务的RM 向 TC 注册分支事务
,该分支事务执行增加积分的逻辑,并将其纳入 XID 对应全局事务的管辖。 - 积分服务执行分支事务,向积分记录表插入一条记录,执行完毕后,返回用户服务。
- 用户服务分支事务执行完毕。
- TM 向 TC 发起针对 XID 的全局提交或回滚决议。
- TC 调度 XID 下管辖的全部分支事务完成提交或回滚请求。
1.3 Seata执行流程
本示例通过Seata中间件实现分布式事务,模拟两个账户的转账交易过程。
两个账户在三个不同的银行(张三在bank1、李四在bank2),bank1和bank2是两个个微服务。交易过程是,张三给李四转账指定金额。
上述交易步骤,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必须是一个整体性的事务。
1、正常提交流程
2、回滚流程
回滚流程省略前的RM注册过程。
@FeignClient(name = "bank1", url = "http://localhost:8081")
public interface Bank1Client {
@PostMapping("/bank1/deduct")
ResponseEntity<String> deduct(@RequestParam Long userId, @RequestParam BigDecimal amount);
}
@FeignClient(name = "bank2", url = "http://localhost:8082")
public interface Bank2Client {
@PostMapping("/bank2/credit")
ResponseEntity<String> credit(@RequestParam Long userId, @RequestParam BigDecimal amount);
}
@Service
public class Transaction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Bank1Client bank1Client;
@Autowired
private Bank2Client bank2Client;
@GlobalTransactional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transfer(Long fromUserId, Long toUserId, BigDecimal amount) {
ResponseEntity<String> deductResponse = bank1Client.deduct(fromUserId, amount);
if (!deductResponse.getStatusCode().is2xxSuccessfu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Deduction failed");
}
ResponseEntity<String> creditResponse = bank2Client.credit(toUserId, amount);
if (!creditResponse.getStatusCode().is2xxSuccessful())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redit failed");
}
return ResponseEntity.ok("Transfer successful");
}
}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transaction")
public class Transaction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TransactionService transactionService;
@PostMapping("/transfer")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transfer(@RequestParam Long fromUserId, @RequestParam Long toUserId, @RequestParam BigDecimal amount) {
return transactionService.transfer(fromUserId, toUserId, amount);
}
}
1.4 Seata实现2PC要点
1、全局事务开始使用 @GlobalTransactional标识 。
2、每个本地事务方案仍然使用@Transactional标识。
3、每个数据都需要创建undo_log表,此表是seata保证本地事务一致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