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据放在某个数据结构中在模块之间传递,那么是标记耦合。数据耦合是进行传值而控制耦合是调用模块的功能。
巧合内聚:没有任何联系;
逻辑内聚:有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
时间内聚: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
通信内聚: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或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顺序内聚:各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个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个功能元素的输入;
功能内聚:内聚性最强,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将相似功能的模块合并可能会降低内聚提高耦合,不能提高设计质量。
结构化分析的输出是结构化设计的输入,设计活动一句分析结果进行。
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软件内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而这些关系的依据主要是分析阶段的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在系统中如何被传送或转换,以及描述如何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用于功能建模。
外部实体不属于目标系统的一部分,通常为组织、部门、人、相关的软件系统或者硬件设备。
决策表中,若条件不同但操作相同,可以对其进行合并,减少组合数。
系统结构图(模块结构图):是软件概要设计阶段的工具。反映系统的功能实现和模块之间的联系与通信,包括各模块之间的层次结构,即反映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模块、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模块之间的通信和辅助控制符号等4个部分。
MVC体系采用关注点分离的方针,将可视化界面(VIEW)、UI处理逻辑(controller)、业务逻辑(model)三者分离出来,并且用合理的交互方针将他们之间的依赖性降至最低。有利于代码重用、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但是调用也需要分层调用,因此不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人机交互三黄金准则:置于用户控制之下、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