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60
ViTO_200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计网基础七-传输层
七、传输层 IP层是实现点到点的连接;传输层是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即实现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在传输层主要依赖TCP和UDP协议,TCP是一种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UDP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通信协议。7.1TCP协议7.1.1TCP的报文结构 TCP报文由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和可变部分0~40字节组成,其每部分的含义如下源端口号:发送数据进程的端口号,范围0~65525。目标端口号:接收数据进程的端口号,范围0~65525.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 :TCP原创 2022-04-01 18:43:17 · 1089 阅读 · 0 评论 -
计网基础六-路由器
六、路由器6.1路由器的功能 连接不同的网段,以及不同类型的网络。6.2路由器的原理 路由器将数据包从一个网段发送到另一个网段需要依靠路由表完成。其中每个路由器都维护着一张路由表,这是转发数据包的关键;每条路由表记录指明了到达某个网段或者主机,应从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通过此端口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或直接相连网络中的目标主机地址)。...原创 2022-04-01 18:31:36 · 396 阅读 · 0 评论 -
计网基础五-网络层
五、网络层 在TCP/IP五层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到达不同网络的路径选择。在目前的网络中,主要的网络层协议是IP协议,下面将对IP协议做进一步的介绍。5.1IP数据包格式 IP数据报是可变长度的,它是由两部分组成:首部和数据,如下图所示。首部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可选项);固定部分长度为20字节,可变部分由一些选项组成,最长40字节。5.2IP头部字段分析版本:表示IP协议的版本,这里抓取的数据包是IPV4的数据包首部长度:因为IP头部可以添加可选项原创 2022-03-26 20:50:08 · 3874 阅读 · 0 评论 -
计网基础四-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四、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4.1物理层 在TCP/IP五层模型中的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实现0/1数据在设备间的双向传输,其中常见的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和光纤,无线介质有无线电、微波、激光和红外线。而物理层所使用的设备有网卡、中继器和集线器,这里想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设备的功能。网卡:每个网卡都存在一个唯一的标识地址(MAC地址),用于连接计算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继器:包含一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用于放大电信号,延长网络信号传输距离。集线器:多端口的中继器,支持不同传输介质和速率,不过已经被交换机取代。4.原创 2022-03-26 20:39:41 · 3503 阅读 · 0 评论 -
计网基础二-数据封装、传输与解封装
二、数据封装、传输与解封装2.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两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互时,发送端的计算机需要添加TCP/IP模型每层的头部,最终装换成0/1比特流在物理层进行传输,接收端的计算机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去掉模型每一层的头部,最终传递至上层的应用程序,如下如所示。其中在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中,数据在每一层在模型的每一层中都相应的称呼,在传输层称为数据段;在网络层称为数据包、数据链路层称为数据帧;在物理层称为比特流。2.2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2.3数据的传输 两台计算机在进行数据交互时,原创 2022-03-25 16:43:42 · 2580 阅读 · 0 评论 -
计网基础一-OSI模型与TCP/IP模型
一、OSI模型与TCP/IP模型1.1.OSI模型1.1.1OSI模型分层 OSI七层模型主要分为以下七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1.1.2OSI模型每层作用应用层:网络服务于用户的一个接口建立用户间的会话关系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加密等定义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编码和解码、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建立用户间的会话关系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用户进程间的通信原创 2022-03-25 16:36:55 · 263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