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团队在做架构设计时,本能地把 Redis 放在“缓存层”。这么做当然没错,但如果只把它当缓存,是在浪费它的潜力。下面系统梳理:除了缓存之外,Redis 在生产环境还能胜任哪些关键职责、各自适用场景、实现要点与踩坑提示。文末还补充一份“常见非缓存用法速记表”和落地建议,便于直接套用。
1)分布式锁(Distributed Lock)
1.1 基础做法:SET NX(带过期、带唯一值)
-
命令:
SET key value NX PX <ttl-ms>(或 EX ) -
关键要点
-
必须设置过期时间,防止持锁进程崩溃造成死锁。
-
value 必须是唯一随机值(如 UUID),释放锁时用 Lua 校验“我加的锁只能我解”,避免误删他人锁。
-
释放锁示例脚本(原子校验+删除):
-- KEYS[1]=lockKey, ARGV[1]=requestId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
-
-
缺点与风险
- 主从复制存在复制延迟,在极端情况下会造成“锁短暂失效”的窗口。
- 过期时间设置不当会出现“业务没执行完锁先到期”的问题,需自动续期(如守护线程)。
工程化提示:在 Java 里可使用 Redisson 的
RLock(内置看门狗自动续期、原子解锁脚本),减少自研坑位。
1.2 Redlock(“红锁”)的来龙去脉
- 思路:在 N 个彼此独立的 Redis 实例上竞争同名锁,多数派成功才算加锁成功,以此缓解单实例复制延迟带来的问题。
- 争议:学界与业界对其安全假设是否满足强一致存在分歧(比如网络分区、时钟漂移等假设是否合理)。
- 实践建议
- 金融级强一致建议优先选用 etcd/ZooKeeper 等共识存储。
- 若使用 Redlock,请确保独立实例、不同故障域,并评估业务对“短暂同时持有锁”的容忍度。
2)简化的发布/订阅(Pub/Sub)
Redis 6 引入 RESP3 协议与推送帧,配合 Pub/Sub/键空间通知更顺手。用法简单、延迟极低,适合轻量级通知广播、UI 实时刷新等。
- 优势:零依赖、极低时延、上手即用。
- 硬伤:无持久化、无消费位点。订阅者宕机或暂时离线,消息会丢,因此不能替代专业 MQ。
如果需要至少一次投递与消费位点,优先考虑 Redis Streams(
XADD/XREADGROUP/XACK)。它是 Redis 阵营里更接近 MQ 的组件:支持消费组、挂起队列(PEL)、重投递。但也请牢记:Streams 仍是内存系统,不是要取代 Kafka/RabbitMQ 的全能武器。
3)高并发且需要一致性的场景:Lua 原子脚本
自 Redis 2.6 起支持 Lua 脚本(EVAL/EVALSHA)。Redis 单线程+脚本原子执行,使读改写的复合操作具备事务性与高性能,常用于:
- 库存扣减/秒杀、防超卖
- 乐观锁 CAS、抢红包等原子转移
- 复杂计数与限流(一次完成多 key 更新)
注意事项
- 脚本要短小,长脚本会阻塞事件循环(所有请求被排队)。
- 参数通过 KEYS/ARGV 传入,避免在脚本里发起网络 I/O。
- 结合
SCRIPT LOAD+EVALSHA提升复用率与性能。
4)把 Redis 当“计算引擎”:ZSET、Bitmap 等
4.1 有序集合(Sorted Set,ZSET):时间线/排行榜/滑动窗口
- 插入:
ZADD timeline <timestamp> <member> - 区间查询:
ZRANGEBYSCORE/ZREVRANGEBYSCORE可按时间段取数据 - 维护:
ZREMRANGEBYSCORE滚动清理过期段,轻松做 T 日留存 与 滑窗统计 - 典型场景:事件重排序(乱序上报按时间归并)、Top-N 排行榜、去重时间线
4.2 位图(Bitmap):布尔矩阵的极致压缩
- 单 bit 表示“是否”发生,适合签到、活跃、课程安排、特征开关等。
- 常用:
SETBIT key offset 1/0、GETBIT、BITCOUNTBITOP AND/OR/XOR进行集合交并(例如“周一到周三都上某门课”的交集)
- 优势:超省内存+运算极快(C 层位运算)
4.3 近似统计与流量分析(模块)
- HyperLogLog:
PFADD/PFCOUNT做 UV 估算(误差可控、12KB 固定内存)。 - Bloom/Count-Min/Top-K(RedisBloom 模块):去重探测、热词识别、频率估算。
- Geo 系列:
GEOADD/GEOSEARCH实现周边搜索/地理围栏。
5)全文检索:Redis Stack(RediSearch)
如果你想在内存层实现小而美的全文检索,Redis Stack 自带 RediSearch 模块,可对 Hash/JSON 建索引。
-
建索引(示意):
FT.CREATE idx ON HASH PREFIX 1 doc: SCHEMA title TEXT body TEXT author TAG -
检索:
FT.SEARCH idx "架构|设计 @author:{alice|bob}" RETURN 2 title body LIMIT 0 10 -
优点:内存级低延迟、语法直观、与 Redis 类型天然融合。
-
权衡:占内存;对复杂检索能力不及 ES/OpenSearch,更适合中小规模、低时延场景或功能内嵌。
6)分布式主键/序列号生成器
6.1 基本法:INCR/INCRBY
-
依赖 Redis 单线程,天然全局唯一:
INCR emp:id:seq # -> 100182 (举例) -
适合生成订单号、发号器、流水号等。
6.2 提升吞吐:号段缓存(Range/Segment)
- 思想:一次从 Redis 领取一段号(如
[100100,100199]),在应用本地发号;用完再领下一段,极大减少网络往返。 - 号段领取(Lua/事务)确保无重叠与崩溃安全;可做双缓冲(一个在用一个预取)。
- 边界:允许空洞(应用崩溃未用完的号会浪费),但通常业务可接受。
进阶:用 Redis 分配 Snowflake 的 workerId,本地再按时间位+序列位拼装,更便于排序与容量规划。
7)“非缓存”常见用法速记表
- 限流
- 计数器:
INCR key+ 首次EXPIRE key window→ 简单固定窗口 - 滑动窗口:ZSET 存时间戳,
ZREMRANGEBYSCORE清理窗口外数据,再ZCARD判阈值
- 计数器:
- 排行榜/积分体系:ZSET 分值即积分,
ZINCRBY自增,ZREVRANGE取 Top-N - 去重:
SET/BF.ADD(布隆) - 会话/验证码/短信频控:
SETEX/INCR+ TTL - 分布式信号量/闸门:
SETNX+ 计数器(或 Lua 原子组合) - 键空间通知:监听过期/新增事件做异步流程(注意可靠性)
8)工程落地与选型建议
- 数据可靠性
- 缓存型:
RDB定时快照足矣;数据型建议开启AOF(appendfsync everysec),并定期BGREWRITEAOF。 - 避免把 Redis 当唯一真相源,关键主数据仍应落地到持久化数据库。
- 缓存型:
- 部署形态
- 高可用:Sentinel(主从切换)或 Cluster(分片+高可用)。
- 跨机房:强一致要求请慎重,Redis 复制是异步的;跨地域建议把锁/协调交给 etcd/ZK。
- 内存与 key 设计
- 控制 big key(大字符串/海量成员集合),拆分或分页;
- 合理的 过期策略(TTL + 预估峰值),避免 过期风暴;
- 选用合适的 淘汰策略(
volatile-lru/allkeys-lfu等)并配合监控。
- 性能
- 用 Pipeline 降低 RTT;批处理/号段化减少网络抖动;
- Lua 脚本/事务避免长阻塞;
- 监控
latency,evicted_keys,keyspace_misses,used_memory等核心指标。
- 安全与协议
- Redis 6+ 使用 ACL 做账号/命令粒度权限;
- 尽量跑在内网;外网必须加隧道/白名单/密码与防爆破。
9)易踩坑清单
- 把 Pub/Sub 当 MQ → 宕机即丢消息;需要持久请用 Streams 或真正的 MQ。
- 锁无 TTL / 释放不校验 → 死锁或“误删他人锁”。
- 长 Lua 脚本阻塞 → 峰值时延飙升。
- 无过期策略 → 内存不可控,触发淘汰导致不可预期的“丢缓存/丢索引”。
- 全表扫描(
KEYS *)在线上使用 → 阻塞。生产请用SCAN。 - 复制延迟 → 锁/计数跨节点读写的读到旧值风险。
- Streams 不限长度 → 内存暴涨,务必
MAXLEN或定期修剪。
10)小结
Redis 远不止“分布式缓存”。在分布式锁、轻量消息、原子脚本、内存计算、全文检索、分布式发号等方面,它都能成为系统关键组件。选择哪一种用法,取决于你的一致性/可靠性诉求、延迟目标、数据规模与成本约束。
建议从“是否需要持久化与位点”“是否能接受近似/内存代价”“是否会被长尾阻塞”三个维度做技术取舍,并优先使用成熟的现成实现(如 Redisson 的锁、Redis Stack 的模块),把工程风险降到最低。
138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