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统
文章平均质量分 56
甜瓜瓜哥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进程的状态
进程的状态(Process States)指的是一个进程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运行阶段。原创 2025-04-08 20:40:16 · 117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进程切换的开销比线程的大
各个进程之间可能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切换进程需要进行内存页的切换和可能的页面交换,把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需要查页表,查页表是很慢的过程,转换检测缓冲区TLB可以提高页表查询速度就是一个缓存,页表切换后TLB就会失效,命中率就会变低,切换过程就会慢,线程则不需要切换地址空间所以开销比较小。相比于使用TLB(转换检测缓冲区)优化页表查询,直接查询页表需要访问主存,速度较慢,因此CPU设计了TLB作为缓存,存储最近的地址映射,提高地址转换效率。原创 2025-03-04 13:31:54 · 16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需要哪些步骤
这些步骤构成了指令执行的基本流水线,被称为经典的五段流水线(Fetch, Decode, Execute, Memory, Writeback)。在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可能会有更多的流水线阶段,也可能会引入超标量、乱序执行等技术来提高指令执行的效率。原创 2023-12-06 22:41:09 · 1028 阅读 · 0 评论 -
中断是什么
我们把这个部分的工作称为I/O。CPU被打断前的进程在执行时是一句一句执行的,这时的中断称为精确中断,也就是被中断时,之前的指令全部完成,之后的都未开始,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非精确中断。中断时,中断控制器会在总线上放置一个地址,它指向的是一张表格,称为中断向量,里面的都是地址,也就是指针,指向应对不同中断情况的处理程序。中断机制的过程:假定CPU在执行其他的进程,同时设备控制器控制I/O设备,如硬盘和内存传输数据。如果中断控制器认为可以中断了,就通知CPU,这样CPU就阻塞当前的进程,开始处理中断。原创 2023-12-06 22:24:16 · 225 阅读 · 0 评论 -
内核态和用户态在虚拟内存地址空间上的区别
总体而言,内核态和用户态的虚拟内存地址空间在权限、访问控制和地址空间划分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些设计有助于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原创 2023-12-06 21:56:18 · 564 阅读 · 0 评论 -
减少用户态和内核态切换的技术
通过内存映射,数据可以在用户态中直接访问,而无需通过系统调用复制到用户态。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在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多次拷贝,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在某些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文件描述符传递技术,将文件或套接字的所有权从一个进程传递给另一个进程,而无需拷贝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在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多次复制,提高网络传输的效率。通过将一组相关的操作合并成一个批处理任务,可以减少系统调用的次数,从而减少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切换。允许进程间直接通信,而不需要通过内核。这可以减少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数据拷贝和通信开销。原创 2023-11-23 21:09:35 · 206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要有用户态和内核态这两种状态以及如何进行
通过将系统的运行划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操作系统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系统资源,同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平衡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参考资料操作系统 (八): 系统调用 -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原创 2023-11-23 20:53:51 · 1099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复习题
>>>>原创 2023-11-08 16:10:58 · 8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