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动态规划-单词拆分

尝试 | 记忆 | 哈希表 | 字符串 | 动态规划


回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描述

题目:给定一个字符串s和一个字符串列表wordDict作为字典,判断s是否可以被拆分成一个或多个字典中的单词。注意:

  • 字典中的单词可以重复使用。
  • 不要求字典中所有的单词都被使用。

例子

  • 输入:s = "leetcode", wordDict = ["leet", "code"]
  • 输出:true
  • 解释:"leetcode"可以被拆分成"leet""code",而这两个单词都在字典中。

算法思路:DFS(深度优先搜索)

什么是DFS?

DFS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它沿着树的深度遍历,尽可能深地搜索每个分支。当遍历到一个节点时,它会探索该节点的每个分支,直到无法继续为止,然后回溯到上一个节点,继续探索其他分支。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将字符串s看作是一棵树的路径,每个分割点代表一个分支。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条从字符串开始到结束的路径,使得路径上的每一部分都是字典中的单词。

如何应用DFS解决这个问题?

  1. 开始:从字符串的开头开始,尝试找到字典中存在的单词作为前缀。
  2. 分割:每找到一个有效的前缀,就将字符串拆分成这个前缀和剩余部分。
  3. 递归:对剩余部分递归地应用相同的过程,直到整个字符串被成功拆分,或者发现无法拆分。
  4. 回溯:如果某条路径无法拆分成功,就回到上一步,尝试其他可能的分割方式。

具体步骤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深入理解这个过程。

例子s = "leetcode", wordDict = ["leet", "code"]

我们需要判断"leetcode"是否可以被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

第一步:初始化
const wordBreak = (s, wordDict) => {
  const len = s.length; // 8
  const wordSet = new Set(wordDict); // 转换为Set,便于快速查找
  • 我们先获取字符串s的长度len = 8
  • 然后将wordDict转换成一个Set,这有助于我们在后续快速判断一个单词是否存在于字典中。
第二步:定义递归函数
  const canBreak = (start) => {
    if (start == len) {
      return true; // 成功拆分到字符串末尾
    }
    for (let i = start + 1; i <= len; i++) {
      const prefix = s.slice(start, i); // 获取从start到i的子串
      if (wordSet.has(prefix) && canBreak(i)) {
        return true; // 如果prefix在字典中,并且剩余子串可以拆分
      }
    }
    return false; // 无法拆分
  };
  • 我们定义一个递归函数canBreak(start),它的作用是判断从start位置开始的子串是否可以被拆分。
  • 基线条件:如果start == len,意味着我们已经成功地拆分到字符串的末尾,返回true
  • 循环:从start + 1len,尝试不同的分割点i
    • prefix = s.slice(start, i):获取从starti的子串作为前缀。
    • 如果prefix在字典中,并且递归调用canBreak(i)返回true,说明剩余的子串也可以被拆分,整个过程返回true
  • 如果所有可能的i都无法满足条件,返回false
第三步:调用递归函数
  return canBreak(0); // 从字符串开头开始检查
};
  • 最后,我们从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开始调用canBreak(0),判断整个字符串是否可以被拆分。

详细例子解析

让我们详细地跟踪这个函数是如何工作的,使用刚才的例子。

s = “leetcode”, wordDict = [“leet”, “code”]

  1. 初始化

    • len = 8
    • wordSet = {"leet", "code"}
  2. 初始调用canBreak(0)

    • start = 0
    • 我们尝试所有可能的i18
  3. 第一个循环(i = 1)

    • prefix = s.slice(0,1) = "l"
    • "l"不在wordSet中,继续下一个i
  4. 第二个循环(i = 2)

    • prefix = s.slice(0,2) = "le"
    • "le"不在wordSet中,继续下一个i
  5. 第三个循环(i = 3)

    • prefix = s.slice(0,3) = "lee"
    • "lee"不在wordSet中,继续下一个i
  6. 第四个循环(i = 4)

    • prefix = s.slice(0,4) = "leet"
    • "leet"wordSet中。
    • 现在,我们需要检查剩余的子串"code",即canBreak(4)
  7. 递归调用canBreak(4)

    • start = 4
    • 尝试所有可能的i58
  8. 第五个循环(i = 5)

    • prefix = s.slice(4,5) = "c"
    • "c"不在wordSet中,继续下一个i
  9. 第六个循环(i = 6)

    • prefix = s.slice(4,6) = "co"
    • "co"不在wordSet中,继续下一个i
  10. 第七个循环(i = 7)

    • prefix = s.slice(4,7) = "cod"
    • "cod"不在wordSet中,继续下一个i
  11. 第八个循环(i = 8)

    • prefix = s.slice(4,8) = "code"
    • "code"wordSet中。
    • 现在,我们需要检查剩余的子串(实际上已经没有剩余子串),即canBreak(8)
  12. 递归调用canBreak(8)

    • start = 8
    • 由于start == len,返回true
  13. 回溯

    • canBreak(4)收到canBreak(8)返回true,因此canBreak(4)也返回true
    • canBreak(0)收到canBreak(4)返回true,因此canBreak(0)也返回true

最终,wordBreak("leetcode", ["leet", "code"])返回true,因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拆分方式:"leet" + "code"

为什么这个算法有效?

这个算法通过尝试所有可能的分割点,并在每个分割点上验证前缀是否在字典中,递归地检查剩余部分。这确保了所有可能的拆分方式都被尝试过,只要有一种方式能够将整个字符串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就会返回true

此外,使用Set来存储字典中的单词,使得查找单词是否存在的操作具有O(1)的时间复杂度,优化了整体的性能。

可能的优化

虽然这个问题的DFS解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工作,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因为重复计算而变得效率低下。为了进一步优化,可以引入记忆化(Memoization),记录已经计算过的起始位置是否可以被拆分,从而避免重复计算。

但是,按照你的要求,这里暂不做优化的讨论,保持对当前DFS解法的详细理解。


好的,让我们深入理解如何在  问题中引入记忆化(Memoization)来优化递归调用,从而减少重复计算。我们将逐步解释记忆化的概念,以及如何在你的代码中实现它。

什么是记忆化?

记忆化是一种优化技术,旨在通过存储已经计算过的结果来避免重复计算。它通常用于递归算法中,尤其是在存在大量重叠子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存储每个子问题的结果,当再次遇到相同的子问题时,可以直接返回存储的结果,而不必重新计算。

wordBreak 中使用记忆化

在你的代码中,start 指针代表了当前检查的子串的起始位置。为了避免对相同起始位置的重复计算,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组 memo 来存储每个起始位置的结果。这样,如果我们再次遇到相同的 start,就可以直接返回已缓存的结果。

代码解析

让我们逐行分析你提供的代码,并理解记忆化的实现。

const wordBreak = (s, wordDict) => {
  const len = s.length; // 获取字符串长度
  const wordSet = new Set(wordDict); // 将字典转换为 Set,方便查找
  const memo = new Array(len); // 创建一个长度为 len 的数组用于存储结果

  const canBreak = (start) => {
    if (start == len) return true; // 如果指针到达字符串末尾,返回 true
    if (memo[start] !== undefined) return memo[start]; // 如果 memo 中已经有结果,直接返回

    for (let i = start + 1; i <= len; i++) {
      const prefix = s.slice(start, i); // 提取从 start 到 i 的子串
      if (wordSet.has(prefix) && canBreak(i)) { // 如果前缀在字典中,并且剩余部分可以拆分
        memo[start] = true; // 存储当前起始位置的结果为 true
        return true; // 返回 true
      }
    }
    
    memo[start] = false; // 如果没有找到有效的拆分,存储结果为 false
    return false; // 返回 false
  };

  return canBreak(0); // 从字符串开始调用 canBreak 函数
};

代码逻辑

  1. 初始化

    • len:获取字符串的长度。
    • wordSet:将 wordDict 转换为 Set,以便快速查找。
    • memo:创建一个长度为 len 的数组,用于存储从每个 start 位置开始是否能拆分成功的结果。
  2. 递归函数 canBreak

    • 基线条件:如果 start 等于 len,说明已经成功拆分到字符串的末尾,返回 true
    • 记忆化检查:如果 memo[start] 已经被计算过(即不为 undefined),直接返回缓存的结果。
    • 循环遍历:从 start + 1len,尝试不同的分割点 i
      • 提取前缀 prefix,检查它是否在字典中。
      • 如果前缀在字典中并且剩余部分可以被拆分(通过递归调用 canBreak(i)),则:
        • memo[start] 设置为 true,表示从 start 开始的子串可以拆分成功。
        • 返回 true
    • 如果循环结束后没有找到有效的拆分,将 memo[start] 设置为 false,并返回 false

记忆化的优点

使用记忆化后,算法的性能显著提高,尤其是在输入字符串较长或字典中有许多单词的情况下。通过避免对相同 start 的重复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递归调用,从而降低了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分析

  • 原始算法:在没有记忆化的情况下,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O(2^n),因为每个位置都可能产生两个递归调用。
  • 加入记忆化后:时间复杂度降低为 O(n^2),因为每个位置最多只计算一次,且每次计算都需要遍历到 len

总结

  • 记忆化 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递归算法的效率,尤其是当存在大量重叠子问题时。
  • wordBreak 问题中,通过使用一个数组 memo 来存储每个起始位置的结果,避免了重复计算,从而提高了性能。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你理解如何在 wordBreak 问题中实现记忆化!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说明,请随时问我!


当然可以!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在 wordBreak 问题中使用记忆化(Memoization),并展示这个过程是如何工作的。

示例

假设我们有以下输入:

  • 字符串 s = "leetcode"
  • 字典 wordDict = ["leet", "code"]

我们的目标是判断字符串 s 是否可以被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

记忆化的过程

  1. 初始化

    • 字符串长度 len = 8
    • wordSet = {"leet", "code"}
    • memo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长度为 9,因为我们有 0 到 8 的索引)
  2. 开始递归:调用 canBreak(0)

    • 状态start = 0
    • 字符串从 0i 的前缀(prefix)将被检查。

递归过程

第一步:canBreak(0)
  • start = 0

  • 尝试不同的 i18

    • i = 1prefix = "l",不在 wordSet 中。
    • i = 2prefix = "le",不在 wordSet 中。
    • i = 3prefix = "lee",不在 wordSet 中。
    • i = 4prefix = "leet",在 wordSet 中。

    调用 canBreak(4)(检查剩余部分 "code")。

第二步:canBreak(4)
  • start = 4

  • 尝试不同的 i58

    • i = 5prefix = "c",不在 wordSet 中。
    • i = 6prefix = "co",不在 wordSet 中。
    • i = 7prefix = "cod",不在 wordSet 中。
    • i = 8prefix = "code",在 wordSet 中。

    调用 canBreak(8)(检查剩余部分,实际上已经到达末尾)。

第三步:canBreak(8)
  • start = 8,此时 start == len,返回 true
回溯过程
  • canBreak(4) 收到 canBreak(8) 返回 true,因此:

    • 设置 memo[4] = true,表示从 4 开始的部分可以拆分成功。
    • 返回 true
  • canBreak(0) 收到 canBreak(4) 返回 true,因此:

    • 设置 memo[0] = true,表示从 0 开始的部分可以拆分成功。
    • 返回 true

最终结果

最终,wordBreak("leetcode", ["leet", "code"]) 返回 true,因为我们找到了有效的拆分方式:"leet" + "code"

记忆化效果的展示

在这个例子中,memo 数组的状态变化如下:

  • 初始状态:memo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canBreak(4) 返回 true 后:memo =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true,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 canBreak(0) 返回 true 后:memo = [true,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true,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重复计算的优化

假设我们有另一个例子,字符串更长,比如 s = "leetcodeleet",字典依然是 ["leet", "code"]。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记忆化可以避免对相同的 start 重复调用。例如,当我们再次调用 canBreak(4)canBreak(0) 时,直接返回 memo 中的缓存值,而不需要再次进行递归计算。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尤其是在字符串较长或者字典较大时,可以显著减少计算时间。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当然可以,使用 Set 来存储字典中的单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Set 的概念、它的用途,以及为什么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使用它会带来好处。

什么是 Set

Set 是 JavaScript 中的一种内置数据结构,它用于存储一组唯一的值。与数组不同,Set 不允许重复的元素。Set 的基本特性包括:

  • 唯一性:每个值只能出现一次。
  • 顺序Set 中的值是有序的,插入的顺序会被保留。
  • 可迭代性:可以使用 for...of 循环或其他迭代方法遍历 Set 中的元素。
  • 快速查找Set 提供了快速的查找操作,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1)。

为什么要使用 Set 存储字典中的单词?

在解决 wordBreak 问题时,使用 Set 存储字典中的单词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1. 快速查找

    •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频繁检查某个前缀(substring)是否在字典中。使用 Set 可以让我们以常数时间复杂度 O(1) 来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存在。这比使用数组(查找时间复杂度为 O(n))要高效得多。
  2. 避免重复

    • 由于字典中的单词可能包含重复的元素,使用 Set 可以自动去除重复项,确保每个单词都唯一。这使得我们在检查时不必担心同一个单词会被多次计入。
  3. 语义清晰

    • 使用 Set 来表示一个集合(即字典)是语义上合理的,因为我们只关心单词的存在性,而不关心它们的顺序或重复性。这样可以使代码更易于理解。

示例代码

让我们看看如何在实际代码中使用 Set

const wordDict = ["leet", "code", "leet"]; // 字典中有重复的 "leet"
const wordSet = new Set(wordDict); // 创建一个 Set
console.log(wordSet); // 输出: Set { 'leet', 'code' }

// 检查某个单词是否在字典中
console.log(wordSet.has("leet")); // 输出: true
console.log(wordSet.has("code")); // 输出: true
console.log(wordSet.has("hello")); // 输出: fals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将 wordDict 数组传入 Set 的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新的 Set 对象 wordSet。这个 Set 会自动去除重复的单词,并且我们可以通过 has 方法快速判断某个单词是否存在。


slice 是 JavaScript 中字符串和数组的一种常用方法,它用于提取字符串或数组的一部分,并返回一个新的字符串或数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slice 的用法,以及如何在字符串处理中使用它。

slice 方法的基本语法

对于字符串
string.slice(startIndex, endIndex);
  • startIndex:提取的开始位置(包括该位置)。
  • endIndex:提取的结束位置(不包括该位置)。如果省略,slice 将提取到字符串的末尾。
对于数组
array.slice(startIndex, endIndex);
  • startIndex:提取的开始位置(包括该位置)。
  • endIndex:提取的结束位置(不包括该位置)。如果省略,slice 将提取到数组的末尾。

返回值

  • slice 返回一个新的字符串或数组,原始字符串或数组不会被修改。

示例

字符串的示例
const str = "Hello, World!";
const part1 = str.slice(0, 5); // 从索引 0 到 5(不包括 5)
console.log(part1); // 输出: "Hello"

const part2 = str.slice(7); // 从索引 7 开始到字符串末尾
console.log(part2); // 输出: "World!"

const part3 = str.slice(-6); // 从倒数第 6 个字符开始到字符串末尾
console.log(part3); // 输出: "World!"
数组的示例
const arr = [1, 2, 3, 4, 5];
const subArray1 = arr.slice(1, 4); // 从索引 1 到 4(不包括 4)
console.log(subArray1); // 输出: [2, 3, 4]

const subArray2 = arr.slice(2); // 从索引 2 开始到数组末尾
console.log(subArray2); // 输出: [3, 4, 5]

const subArray3 = arr.slice(-3); // 从倒数第 3 个元素开始到数组末尾
console.log(subArray3); // 输出: [3, 4, 5]

wordBreak 问题中的使用

在你提供的 wordBreak 代码中,slice 的使用如下:

const prefix = s.slice(start, i);

这里的 slice 方法用于从字符串 s 中提取从 starti 的子串(不包括 i)。这个子串 prefix 将被用来检查它是否存在于字典中。

具体例子

假设 s = "leetcode",并且在某次循环中 start = 0i = 4,那么:

const prefix = s.slice(0, 4); // 提取从索引 0 到 4 的子串
console.log(prefix); // 输出: "leet"

如果 start = 0i = 5,那么:

const prefix = s.slice(0, 5); // 提取从索引 0 到 5 的子串
console.log(prefix); // 输出: "leetc"

在这个上下文中,prefix 是用来检查是否可以从字符串 s 开始的某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效的单词。如果 prefix 在字典中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检查剩余的部分。


好的,让我们深入理解你提供的动态规划方法来解决 wordBreak 问题,并逐步解释每个步骤和相关概念。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字符串  和一个单词字典 ,我们需要判断字符串  是否可以被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来解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动态规划的思路

  1. 定义状态

    • 使用一个布尔数组 dp,其中 dp[i] 表示前 i 个字符(即 s[0:i-1])是否可以被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
    • 我们的目标是计算 dp[len],即整个字符串 s 是否可以拆分。
  2. 状态转移方程

    • 对于每个 i(从 1 到 len),我们用一个指针 j 来划分字符串 s[0:i]
    • 我们检查后缀 s[j:i] 是否在字典中,并且前缀 s[0:j-1]dp[j] 是否为 true
    • 具体的状态转移方程为:
      • 如果 wordSet.has(s.slice(j, i))dp[j]true,则 dp[i] 也为 true
  3. 基础情况

    • 初始状态 dp[0] = true,表示空字符串可以被拆分(这是为了便于后续的状态转移计算)。

代码实现

以下是你提供的代码,我们将逐步解析:

const wordBreak = (s, wordDict) => {
  const wordSet = new Set(wordDict); // 将字典转换为 Set,方便查找
  const len = s.length; // 获取字符串长度
  const dp = new Array(len + 1).fill(false); // 创建 DP 数组,长度为 len + 1
  dp[0] = true; // 基础情况:空字符串可以拆分

  // 遍历每个字符位置 i
  for (let i = 1; i <= len; i++) {
    // 从 i - 1 到 0 遍历 j
    for (let j = i - 1; j >= 0; j--) {
      const suffix = s.slice(j, i); // 提取后缀 s[j:i]
      // 检查后缀是否在字典中,并且前缀的 dp[j] 是否为 true
      if (wordSet.has(suffix) && dp[j]) {
        dp[i] = true; // 当前的 dp[i] 可以拆分
        break; // 一旦找到拆分方式,停止内层循环
      }
    }
  }

  return dp[len]; // 返回整个字符串是否可以拆分
};

代码解析

  1. 初始化

    • wordSet:将 wordDict 转换为 Set,以便快速查找。
    • dp 数组:初始化为 false,长度为 len + 1,并设置 dp[0]true
  2. 外层循环(遍历每个字符位置 i):

    • 1len,检查字符串的前 i 个字符。
  3. 内层循环(划分字符串):

    • i - 10,尝试不同的划分位置 j
    • 提取后缀 s[j:i],检查它是否在字典中,并且前缀的 dp[j] 是否为 true
    • 如果满足条件,将 dp[i] 设置为 true,并跳出内层循环。
  4. 返回结果

    • 返回 dp[len],表示整个字符串是否可以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

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这个动态规划过程。

输入
  • 字符串 s = "leetcode"
  • 字典 wordDict = ["leet", "code"]
DP 数组的变化过程
  1. 初始状态

    • dp =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长度为 9)
  2. 计算过程

    • i = 1
      • j = 0suffix = "l",不在字典中,dp[1] = false
    • i = 2
      • j = 1suffix = "e",不在字典中,dp[2] = false
    • i = 3
      • j = 2suffix = "ee",不在字典中,dp[3] = false
    • i = 4
      • j = 3suffix = "eet",不在字典中
      • j = 2suffix = "leet",在字典中,且 dp[2]false,所以 dp[4] = true
    • i = 5
      • j = 4suffix = "c",不在字典中
      • j = 3suffix = "co",不在字典中
      • j = 2suffix = "cod",不在字典中
      • j = 1suffix = "ode",不在字典中
      • j = 0suffix = "code",在字典中,且 dp[0]true,所以 dp[5] = true
    • i = 6
      • j = 5suffix = "e",不在字典中
      • j = 4suffix = "le",不在字典中
      • j = 3suffix = "let",不在字典中
      • j = 2suffix = "et",不在字典中
      • j = 1suffix = "te",不在字典中
      • j = 0suffix = "leet",在字典中,且 dp[0]true,所以 dp[6] = true
    • i = 7
      • j = 6suffix = "o",不在字典中
      • j = 5suffix = "co",不在字典中
      • j = 4suffix = "t",不在字典中
      • j = 3suffix = "et",不在字典中
      • j = 2suffix = "de",不在字典中
      • j = 1suffix = "ed",不在字典中
      • j = 0suffix = "e",不在字典中
    • i = 8
      • j = 7suffix = "s",不在字典中
      • j = 6suffix = "t",不在字典中
      • j = 5suffix = "e",不在字典中
      • j = 4suffix = "le",不在字典中
      • j = 3suffix = "et",不在字典中
      • j = 2suffix = "de",不在字典中
      • j = 1suffix = "ed",不在字典中
      • j = 0suffix = "e",不在字典中
  3. 最终状态

    • dp =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 dp[8]false,因此字符串 "leetcode" 不能被拆分成字典中的单词。

总结

通过动态规划,我们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并利用 DP 数组有效地存储和复用计算结果。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算法的效率,避免重复计算。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