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OSI/RM七层模型
OSI/RM七层模型
OSI/RM七层模型见表,需要明确各层的功能、设备及协议
层次 |
名称 |
主要功能 |
主要设备及协议 |
7 |
应用层 |
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
POP3、FTP、HTTP、Telnet、SMTP、DHCP、TFTP、SNMP、DNS |
6 |
表示层 |
数据的格式与表达、加密、压缩 |
|
5 |
会话层 |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
|
4 |
传输层 |
端到端的连接 |
TCP、UDP |
3 |
网络层 |
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 |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ARP、RARP、IP、ICMP、IGMP |
2 |
数据链路层 |
传送以帧为单位的信息 |
网桥、交换机、网卡 PPTP、L2TP、SLIP、PPP |
1 |
物理层 |
二进制传输 |
中继器、集线器 |
各层介绍及硬件设备
物理层:直接是二进制传输,最底层,中继器和集线器都是中转设备,能够延长信号。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封装成帧进行传输,网桥、交换机、网卡这些设备能形成局域网,局域网内主机可以通信,可识别MAC物理地址,准确传送至局域网内的物理主机上。
网络层:将帧分组传输,路由器用来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网络共享。能准确地将数据传送至互联网的网络主机上。
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传送至主机端口上,TCP和UDP协议需要掌握。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表示层:提供会话数据之间的格式转换、压缩、加密等操作,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MPEG等数据、图像处理协议。
应用层:是两个进程之间的直接通信。网关是应用层物理设备,连接不同类型且协议差别较大的网络,可以转换协议。
传输介质
双绞线:将多根铜线按规则缠绕在一起,能够减少干扰;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都是由一对铜线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