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部署指南
1.单机部署
我们在Centos7虚拟机中使用Docker来安装。
1.1.下载镜像
方式一:在线拉取
docker pull rabbitmq:3-management
方式二:从本地加载
上传到虚拟机中后,使用命令加载镜像即可:
docker load -i mq.tar
1.2.安装MQ
执行下面的命令来运行MQ容器:
docker run \
-e RABBITMQ_DEFAULT_USER=guest \
-e RABBITMQ_DEFAULT_PASS=guest \
--name mq \
--hostname mq1 \
-p 15672:15672 \
-p 15671:15671 \
-p 5672:5672 \
-p 5671:5671 \
-p 4369:4369 \
-p 25672:25672 \
-d \
rabbitmq:3-management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RXy5YLM1-1679223572378)(C:\Users\86173\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928113806991.png)]
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指定5672和15672就行
2.集群部署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安装RabbitMQ的集群。
2.1.集群分类
在RabbitMQ的官方文档中,讲述了两种集群的配置方式:
- 普通模式:普通模式集群不进行数据同步,每个MQ都有自己的队列、数据信息(其它元数据信息如交换机等会同步)。例如我们有2个MQ:mq1,和mq2,如果你的消息在mq1,而你连接到了mq2,那么mq2会去mq1拉取消息,然后返回给你。如果mq1宕机,消息就会丢失。
- 镜像模式:与普通模式不同,队列会在各个mq的镜像节点之间同步,因此你连接到任何一个镜像节点,均可获取到消息。而且如果一个节点宕机,并不会导致数据丢失。不过,这种方式增加了数据同步的带宽消耗。
我们先来看普通模式集群。
2.2.设置网络
首先,我们需要让3台MQ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
分别在3台机器中,设置 /etc/hosts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192.168.150.101 mq1
192.168.150.102 mq2
192.168.150.103 mq3
并在每台机器上测试,是否可以ping通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