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1.数据
数据是能够输入到计算机内的对象。
2.数据元素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也成元素,记录,结点等)。
3.数据项
数据项即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如学生信息表内的学号、姓名等。
4.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如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1,±2,……},字母字符数据对象是集合C={‘A’,‘B’,‘C’,…,‘a’,‘b’,…}等。
逻辑结构
1.集合结构
即数据元素除了“属于同一个集合”之外,没有其他关系,比如一个班级中的同学。
2.线性结构
即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比如将学生信息按照报道顺序排列组成一个线性结构。
3.树结构
即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比如一个班长管理多个组长,一个组长管理多个组员,构成树结构。
3.图结构(网状结构)
即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比如多个同学之间的朋友关系,构成图状结构(网状结构)。
总的来说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即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存储结构
1.顺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即按照数据对象在计算机中存储器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借助程序设计语言的数组类型来描述。
2.链式存储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无需占用一整块的存储空间,但是为了表示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需要给每个数据对象的结点附加指针字段,用于存放后继元素的存储地址,所以通常借助程序设计语言的指针类型来描述。
参考书籍: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二版)严蔚敏 李冬梅 吴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