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复习
1、JDK的下载、安装
2、环境变量的配置
3、使用记事本开发HelloWorld程序---》学习Java程序的结构
编译:javac Xxx.java
运行:java Xxx
4、Java跨平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
5、MyEclipse的下载、安装、破解、使用
6、反编译工具的使用
7、API帮助文档
8、变量和数据类型
变量:存储数据的空间(装数据的容器)
变量命名:给变量取名字,用于区分不同的变量
(1)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美元符号$组成
(2)不能使用数字开头,不建议使用美元符号$开头
(3)不能使用Java关键字
(4)小驼峰命名法
(5)见名知意
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byte short int long
浮点数类型:float double
布尔类型:boolean
字符类型:char
引用数据类型:
数组、类、接口
数据类型转换:
基本数据类型:
自动类型转换:
强制类型转换:
引用数据类型:
向上转型:
向下转型:
9、运算符
表达式:数据和运算符的结合体
(1)赋值运算符:=
(2)算术运算符
基本算术运算符:+ - * / % ++ --
复合算术运算符:+= -= *= /= %=
(3)关系运算符(比较运算符):> >= < <= == !=
(4)逻辑运算符:& && | || !
(5)条件运算符(三目运算符/三元运算符)
条件?表达式1:表达式2;
10、运算符优先级
11、选择结构
(1)单分支if选择结构
(2)双分支if选择结构
(3)多分支if选择结构
(4)嵌套if选择结构
(5)switch选择结构
12、循环结构
(1)while循环
(2)do-while循环
(3)for循环
(4)多重循环
13、跳转语句
break:作用在switch和循环结构中,结束整个switch选择结构或者循环结构
continue:作用在循环结构中,结束当前循环后续操作,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操作
return:作用在方法内,结束方法并返回结果
14、程序调试:
15、数组:存储数据的空间(装数据的容器),可以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
数组的组成部分:数据类型 数组名 下标 数据
数组的声明、分配空间、赋值、使用
数组的应用:
1)获取数组元素个数
2)数组遍历
3)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4)向数组中插入一个元素
5)数组排序:冒泡排序
数组工具类的使用Arrays
16、二维数组:数组的嵌套,二维数组本质上还是一个一维数组,只是其元素还是一个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的遍历
17、吃货联盟
我们要给用户看的数据和在后台操作的数据有时候“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
18、面向对象
对象: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物体都是对象,具有属性和方法
类: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多个对象的集合
19、类的创建、对象的创建
20、类中属性的定义
访问权限修饰符 数据类型 属性名;
21、方法的定义
访问权限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方法体
}
22、构造方法:
23、方法重载
24、this关键字的使用
25、变量作用域
26、封装:将类中尽可能多的成员隐藏在类的内部,不让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提供的公共方法访问
27、static
28、继承:将多个类中相同的代码抽取出来放到一个公共类(父类),其它了只需要定义自己特有的内容就可以了,与其他类相同的内容只需要通过extends关键字继承父类就可以使用
29、方法重写:父类中的方法无法满足子类的使用,子类可以重新定义父类中的方法
30、Object类:
31、多态:同一个事物,使用不同的条件,作用结果不一样
向上转型:父类引用指向子类的实例
向下转型:子类的引用指向父类的实例
32、抽象方法:用abstract修饰的方法
32、抽象类:用abstract修饰类
33、接口:
34、异常:
try catch finally throw th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