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学习记录
工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简单工厂方法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方法模式
前两个模式都是面对单一的产品设计,第三个则是一个产品族, 更加抽象一些。
简单工厂模式
定义:简单工厂方法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来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客户端只需传入参数,工厂类根据参数决定创建哪种对象。
结构
- 工厂类:负责创建对象。
- 产品接口/抽象类:定义产品的通用接口。
- 具体产品类:实现产品接口的具体类。
优点:
- 简单易用:客户端只需与工厂类交互,无需关心对象的创建细节。
- 代码集中:对象的创建逻辑集中在工厂类中,便于维护。
缺点:
- 违反开闭原则:新增产品类型时,需要修改工厂类的代码。
- 职责过重:工厂类负责所有产品的创建,职责过于集中。
适用场景:
- 产品类型较少且不频繁变化。
- 客户端不关心对象的创建过程。
实现成代码如下:
// 产品接口
class Shape
{
public:
virtual ~Shape() {}
virtual void darw() = 0;
};
// 具体产品
class CircleShape : public Shape
{
public:
void darw() override {
std::cout << "绘制圆形----CircleShape\n";
}
};
// 当我们后续需要添加其他的产品时也是类似的方式
class SquareShape : public Shape
{
public:
void darw() override {
std::cout << "绘制正方形----SquareShape\n";
}
};
// 工厂方法
class ShapeFactory {
public:
ShapeFactory() {}
~ShapeFactory() {}
Shape* createShape(const std::string& type) {
if (type == std::string("CIRCLE")) {
return new CircleShape();
}
if (type == std::string("SQUARE")) {
return new SquareShape();
}
return nullptr;
}
};
int main()
{
// 实例化工厂
std::shared_ptr<ShapeFactory> shapeFactory = std::make_shared<ShapeFactory>();
// 从工厂中获取一个绘制圆形的产品
Shape* circle = shapeFactory->createShape("CIRCLE");
circle->darw();
delete circle;
Shape* square = shapeFactory->createShape("SQUARE");
square->darw();
delete square;
return 0;
}
小结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工厂方法实现, 当我们创建的产品类型不是很频繁的时, 简单的工厂模式可以简洁明了的将框架展现出来。
但同时也存在问题, 就是我们需要频繁的修改工厂类的代码, 这一行为违反了开闭原则, 同时所有类型的产品都集中在一个工厂类中,会导致工厂类过于的臃肿。
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