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灵物联工作室第一次考试总结

小知识点:

  1. C语言的工作过程是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2.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3. C语言本身没有输入输出语句
  4. 在微机不同的编译器上,int型、short型、long型、float型和double型数据在内存中所占的字节数不同

编程题:

1.从键盘接收两个int型数,分别调用jia,jian,cheng,chu四个函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将结果返回给主函数并打印出来。(要求调用四个函数,如果写在一个main函数不算分)(注意:除法可能出现小数情况)

#include <stdio.h>
int jia(int v,int w)		//定义“加”函数
{
	int all;
	all = v + w;
	return all;
}
int jian(int v,int w)		//定义“减”函数
{
	int all;
	all = v - w;
	return all;
}
int cheng(int v,int w)		//定义“乘”函数
{
	int all;
	all = v * w;
	return all;
}
float chu(int v,int w)		//定义“除”函数
{
	float all;				//注意商为小数的情况,应定义为float型,而非int型
	if(w == 0)				//注意讨论分母是否为零的情况
		return 0;
	else
		all = v / (w * 1.0);
	return all;
}
void main()
{
	int x,y;
	int a,b,c;
	float d;
	printf("请输入两个数:");
	scanf("%d %d",&x,&y);
	a = jia(x,y);
	printf("%d\n",a);
	b = jian(x,y);
	printf("%d\n",b);
	c = cheng(x,y);
	printf("%d\n",c);
	d = chu(x,y);
	if(y == 0)			//若分母为零,输出error
		printf("error");
	else				//反之输出商
		printf("%f\n",d);
}

简练写法:

#include <stdio.h>
int jia(int v,int w)	//定义“加”函数
{
	return v + w;
}
int jian(int v,int w)		//定义“减”函数
{
	return v - w;
}
int cheng(int v,int w)		//定义“乘”函数
{
	return v * w;
}
float chu(int v,int w)		//定义“除”函数
{
	return v / (w * 1.0);
}
int main()
{
	int x,y;
	float d;
	printf("请输入两个数:");
	scanf("%d %d",&x,&y);
	printf("%d\n",jia(x,y));
	printf("%d\n",jian(x,y));
	printf("%d\n",cheng(x,y));
	if(y == 0)			//同样考虑除法的分母是否为零
		printf("error\n");
	else				//不为零,输出商
		printf("%.2f\n",chu(x,y));
	return 0;
}

2.已知数组声明为”int a[10]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个数组元素是按升序排列的。输入一个整数n, 如果没有与n相等的数组元素, 输出 - 1; 否则, 删除与n相等的数组元素,要求剩余的九个数组元素是按升序排列的, 输出数组。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j,n;
	int flag = 0;
	int a[10] = {0,10,20,30,40,50,60,70,80,90};
	printf("Input an number");
	scanf("%d",&n);
	for(i = 0;i < 10;i++)		//循环,查找数组中是否有要查找的数字
	{
		if(a[i] == n)			
		{
			flag = 1;
			j = i;
			break;
		}
	}
	if(f == 1)				//若flag == 1,说明在数组中找到了相同元素
	{
		for(i = j;i < 10;i++)		//循环,实现将相同元素后面的元素赋给前一个元素
		{
			a[i] = a[i + 1];
		}
		for(i = 0;i < 9;i++)		//再次循环,输出调整过后的数组
		{
			printf("%4d",a[i]);
		}
	}
	else			//若flag != 1说明没找到相同元素,输出-1
	{
		printf("-1");
	}
	printf("\n");
	return 0;
}

3.编写函数float fun(),利用do -while循环,用简单迭代方法求方程一个实根。
cos(x)-x=0
迭代步骤如下:
(1)取 x1 初值为0.0;
(2)x0 = x1,把x1的值赋给 x0;
(3)x1 = cos(x0),求出一个新的x1;
(4)若x0 - x1的绝对值小于 0.000001,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2);
(5)所求x1就是方程 cos(x)-x=0 的一个实根,作为函数值返回给主函数并输出。
程序将输出结果Root=0.739085。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float fun()
{
	float x1 = 0.0,x0;
	do
	{
		x0 = x1;
		x1 = cos(x0);
	}while(fabs(x0 - x1) >= 0.000001);
	return x1;
}
int main()
{
	printf("root = %f\n",fun());
	return 0;
}
数据集介绍:野生动目标检测数据集 一、基础信息 数据集名称:野生动目标检测数据集 图片数量: - 训练集:4,181张图片 - 验证集:1,212张图片 - 测试集:610张图片 总计:6,003张航拍及自然场景图片 分类类别: 涵盖23类野生动,包括: - 濒危种(北极熊、犀牛、熊猫) - 大型哺乳动(大象、河马、长颈鹿) - 猛禽类(鹰、鹦鹉、企鹅) - 食肉动(狮子、猎豹、美洲豹) - 草食动(斑马、鹿、山羊) 标注格式: YOLO格式标注,包含边界框坐标与类别标签,适配主流目标检测框架。 数据特性: 航拍视角与地面视角相结合,包含动群体活动和个体行为场景。 二、适用场景 生态保护监测系统: 构建野生动种群识别系统,支持自然保护区自动监测动迁徙和栖息地活动。 智能林业管理: 集成至森林巡护无人机系统,实时检测濒危种并预警盗猎行为。 动行为研究: 为科研机构提供标注数据支撑,辅助研究动种群分布与行为特征。 自然纪录片制作: AI预处理工具开发,快速定位视频素材中的特定种片段。 教育科普应用: 用于野生动识别教育软件,支持互动式种学习功能开发。 三、数据集优势 种覆盖全面: 包含非洲草原系、极地系、森林系等23类特色动,特别涵盖10种IUCN红色名录种。 多场景适配: 整合航拍与地面视角数据,支持开发不同观测高度的检测模型。 标注质量可靠: 经动学专家校验,确保复杂场景(群体/遮挡)下的标注准确性。 模型兼容性强: 原生YOLO格式可直接应用于YOLOv5/v7/v8等系列模型训练。 生态研究价值: 特别包含熊科动(棕熊/北极熊/熊猫)细分类别,支持濒危种保护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