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5492531/article/details/104452588
在我这个博客中,一次训练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floyd算法。
对这个算法的思路理解之后,想追寻本源地挖掘一下这个算法背后的思想,以及算法设计者是怎么往这个方向想的。
那这篇博客就打破传统的floyd核心代码的框架,对他魔改一下,并保证它的算法功能不会影响,可以的话,再优化一下。
重温一遍算法的思路:
任意两个路口之间,可能的情况无非是直接一步过去,要么就中间经过若干路口间接到达。那么如果i路口和j路口之间的若有一个中转路口k,i可以先到k再到j。则两点之间的最短时间便是
dp[i][j] = min(dp[i][k]+dp[k][j],dp[i][j])。
然后k就像一个中转站一样,所有与k位置有路相同的两点都可以与之相连,并且使得这两点通过k点联通起来。
外层循环控制1到n为中转站,内两层遍历一遍两两端点,每次i->j并以k作为中转的时候,都会取到这个状态下的最优解,比如5->10可能是5->6->10为最短路径,这时候在k为6时dp[5][10]就会更新成最优解,如果5到6之间有更多的中转站也是同理。
那么他的核心代码就是
for(int k=1;k<=n;k++)
{
for(int i=1;i<=n;i++)
{
for

本文深入探讨Floyd算法,尝试改变其核心代码结构。通过将k循环放置在最内层,作者发现会导致错误,原因是路径丢失。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外层循环倒序的方案,成功实现了AC代码。文章强调理解算法思想的重要性,鼓励在学习中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7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