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
一.标识符
标识符是什么
在JAVA中,标识符是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构成的,且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是保留字例如if else这种,不能是是布尔值或者null,区分大小写
变量
变量是用于表示在程序中可能会被改变的值
在给变量赋值之前,要先声明变量,最好同时对变量进行初始化
常量
常量是代表一个值不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被改变的标识
使用常量的好处:不必重复输入同一个值,提高程序阅读性
命名习惯
变量和方法使用小写字母命名,如果包含多个单词,则使用驼峰命名
类的每个单词首字母都大写
常量使用大写命名,单词中间用下划线连接
二.八大数据类型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char
三.方法
方法是用于定义可重用的代码以及组织和简化编码
四.对象和类
类:是对象的模板,为对象定义属性和行为
对象:类的实例
使用构造方法构造对象:构造方法是一个与类名相同没有返回值类型没有void的方法,可以有多个同名的构造方法,也可以一个都没有(jvm会自动生成一个无参数的构造方法)
静态变量(类变量):是类中的共享资源,不能在实例中使用。同样,也存在静态方法,也是不能再实例中使用的,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都只能通过引用变量或者类名来调用。
而实例方法和实例数据都是只有在创建了实例之后才能使用
实例方法可以调用实例方法和静态方法,而静态方法只能调用静态方法,因为静态方法和静态数据域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对象
五.抽象和接口
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
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
- 抽象类除了不能实例化对象之外,类的其它功能依然存在,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方式和普通类一样。
- 由于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所以抽象类必须被继承,才能被使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通常在设计阶段决定要不要设计抽象类。
- 不能用来实例化对象,声明抽象类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将来对该类进行扩充
- 父类包含了子类集合的常见的方法,但是由于父类本身是抽象的,所以不能使用这些方法。
接口就是更加抽象的抽象类,可以更加规范的对子类进行约束,全面地专业地实现了:规范和具体实现的分离
一个类通过继承接口的方式,从而来继承接口的抽象方法。
接口与类的区别:
- 接口不能用于实例化对象。
-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
- 接口中所有的方法必须是抽象方法。
- 接口不能包含成员变量,除了 static 和 final 变量。
- 接口不是被类继承,而是要被类实现。
- 接口支持多继承。
六.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
是指一种将抽象性函式接口的实现细节部分包装、隐藏起来的方法。
封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屏障,防止该类的代码和数据被外部类定义的代码随机访问。
封装的优点:
- 良好的封装能够减少耦合。
- 类内部的结构可以自由修改。
- 可以对成员变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 隐藏信息,实现细节。
继承:
是指定义一个通用的类(父类),然后将父类扩充成一个更加具体的类(子类)
子类并不是父类的子集,子类比父类要包含更多的属性和方法,可以把继承理解为“子类是一种父类”,比如"Child 是一种 Person"
父类的私有数据域只能由父类访问,除非有公用的getter和seter方法。
父类的构造方法不会被继承,但是会被调用,在子类的构造方法中使用super()关键字,并且必须写在子类构造方法的第一行
多态:
可以直接理解为同一个行为具有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
多态就是同一个接口,使用不同的实例而执行不同操作.
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1继承
2重写
3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比如:Parent p = new Child();
七.equals方法
equals方法的默认实现是: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return (this==obj);
}
==用来比较两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值是否相等,或者判断两个对象是否具有相同的引用
八.IO
抽象类InputStream是读取二进制数据的根类,而抽象类OutputStream是写入二进制数据的根类
FileInputStream和FileOutputStream
这两个类用于文件的读取和写入字节
覆盖写:FileOutputStream(File file)或者FileOutputStream(String filename)
追加写:FileOutputStream(File file,boolean append)或者FileOutputStream(String filename,append boolean)
DataInputStream和DataOutputStream
DataInputStream从数据流读取字节,并将它们转换为合适的基本类型值或者字符串
DataOutputStream则是将基本类型的值或者字符串转换为字节并输出到数据流
BufferedInputStream和BufferedOutputStream
这两个类的作用就是通过减少磁盘读写次数提高输入输出的速度
在使用IO的时候,最好加上缓冲区,这会对程序带来实质性的性能提升
经典代码
一.日历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 @Author xx
*/
public class PrintCalenda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年份和月份");
int year = input.nextInt();
int month = input.nextInt();
printMonth(year, month);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onth(int year, int month) {
printMonthTitle(year, month);
printMonthBody(year, month);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onthTitle(int year, int month) {
System.out.println(" " + getMonthName(month) + " " + year);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 Sun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MonthName(int month) {
String monthName = "";
switch (month) {
case 1:
monthName = "January";
break;
case 2:
monthName = "February";
break;
case 3:
monthName = "March";
break;
case 4:
monthName = "April";
break;
case 5:
monthName = "May";
break;
case 6:
monthName = "June";
break;
case 7:
monthName = "July";
break;
case 8:
monthName = "August";
break;
case 9:
monthName = "September";
break;
case 10:
monthName = "October";
break;
case 11:
monthName = "November";
break;
case 12:
monthName = "December";
}
return month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MonthBody(int year, int month) {
int startDay = getStartDay(year, month);
int numberOfDaysInMonth = getNumberOfDaysInMonth(year, month);
int i = 0;
for (i = 0; i < startDay; i++) {
System.out.print(" ");
}
for (i = 1; i <= numberOfDaysInMonth; i++) {
System.out.printf("%4d", i);
if ((i + startDay) % 7 == 0) {
System.out.println();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int getStartDay(int year, int month) {
final int START_DAY_FOR_JAN_1_1800 = 3;
int totalNumberOfDays = getTotalNumberOfDays(year, month);
return (totalNumberOfDays + START_DAY_FOR_JAN_1_1800) % 7;
}
public static int getTotalNumberOfDays(int year, int month) {
int total = 0;
// 1800年到year一共的天数
for (int i = 1800; i < year; i++) {
if (isLeapYear(i)) {
total += 366;
} else {
total += 365;
}
}
//加上这个year开始到现在month的天数
for (int i = 1; i < month; i++) {
total += getNumberOfDaysInMonth(year, i);
}
return total;
}
public static int getNumberOfDaysInMonth(int year, int month) {
if (month == 1 || month == 3 || month == 5 || month == 7 || month == 8 || month == 10 || month == 12) {
return 31;
} else if (month == 4 || month == 6 || month == 9 || month == 11) {
return 30;
}
if (month == 2) {
return isLeapYear(year) ? 29 : 28;
}
return 0;
}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LeapYear(int year) {
return year % 400 == 0 ||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