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总结消化了策略模式,需要看的同学可以看我的设计模式的上篇博文。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解HeadFirst里面的观察者模式。首先给出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观察者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这样依赖,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其实就是 出版者(Subject) + 订阅者(Observer)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其类图如下:
如类图中所示,观察者模式中有如下角色:
- Subject接口:抽象主题也就是我们公式中的出版者,抽象主题角色把观察者对象保存在一个集合中,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意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移除观察者对象。
- ConcreteSubject:具体被观察主题,该具体主题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在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给所有内部注册的观察者发送通知,并调用它们的update()方法。
- Observer:抽象观察者接口,定义了一个更新接口,使得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的时候改变自身状态。
-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实现抽象贯彻着定义的更新接口,以便在得到主题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状态。
观察者模式实现案例
现在我们有如下需求,我们需要建造一个气象站,使用WeatherData对象来负责跟踪目前的天气情况(温度,湿度,气压)。现在我们有三种布告板用来实时跟踪显示检测到的天气情况,并且这必须要是一个可以扩展的气象站,因为我们可能额外的增加更多的布告板。
该案例就非常适用我们的观察者模式了:
public interface WeatherData {
void getTemperature();
void getHumidity();
void getPressure(); //以上三个方法各自返回最近的气象检测数据,
//我们不在乎这些变量如何被设置,我们只关心如何趋势线当测量更改之后,
//让布告板实时更新
void measureMentsChanged();
}
下面让我们来使用观察者模式,我们首先根据类图来实现主题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 //以上两个方法都需要一个观察者作为变量,
//该观察者使用来注册或被删除的。
void notifyObservers(Observer o);//当主题状态改变时这个方法会被调用,以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
下面定义Observer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update(float temp,float hum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