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JavaEE环境
安装JDK
1、在/opt下新建jdk文件夹(在Linux系统下安装的软件一般都放在/opt目录下)
mkdir /opt/jdk
2、利用Xftp软件将本地jdk压缩文件传输到Linux系统中
3、进入/opt/jdk文件,然后解压
cd /opt/jdk
tar -zxvf jdk-8u261-linux-x64.tar.gz
4、在/usr/local文件目录下创建java文件夹(该文件夹类似windows中的program文件夹)
mkdir /usr/local/java
5、将第3步解压的文件移动到/usr/local/java目录下
cd /usr/local/java
mv jdk1.8.0_261 /usr/local/java
6、进入/usr/local/java/jdk1.8.0_261/bin目录查看能够使用jdk,如果出现对应的信息,则说明可以使用。
cd /usr/local/java/jdk1.8.0_261/bin
./java -version
注:
./表示的是当前目录
为了能够在Linux系统任何路径都可以使用jdk,我们需要进行环境变量的配置
7、配置环境变量
(a)进入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
vim /etc/profile
(b)在文件末位添加如下语句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ava/jdk1.8.0_261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c)重载profile文件内容,使新配置的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8、测试
(a)在/opt目录下新建Hello.java文件
cd /opt
vim Hello.java
(b)在此文件加入如下代码(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vim,可进入vim使用手册)
public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Penrose");
}
}
(c)编译Hello.java文件
javac Hello.java
(d)运行Hello.java文件
java Hello
输入如下内容则说明环境变量配置成功
注:
对于Linux系统的jdk下载,最好下载.tar.gz后缀的文件,因为该文件在Linux中解压后可以找到具体具体的文件,方便使用。
而对于.rpm后缀的文件,在Linux中使用rpm -ivh xxx.rpm
安装后,会在某一路径下生成新的文件,这一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在windows中点击了.exe可执行安装文件,安装时会在某一目录下生成新的文件。如果想知道rpm默认安装路径以及如何指定路径安装,则可查看Linux中的rpm和yum。
安装tomcat
1、在/opt下新建tomcat文件夹
mkdir /opt/tomcat
2、利用Xftp软件将本地jdk压缩文件传输到Linux系统中
3、进入/opt/tomcat文件,然后解压
cd /opt/tomcat
tar -zxvf apache-tomcat-8.5.59.tar.gz
4、进入到解压后文件中的bin目录,运行startup.sh脚本。当出现下图效果时,则说明tomcat启动成功。
cd apache-tomcat-8.5.59/bin
./startup.sh
注:此时我们Linux系统的防火墙是开启的,8080端口还是不允许外部程序访问的。所以我们接下来需要开启8080端口。
5、开放tomcat默认端口号8080(进一步了解Linux防火墙)
#开放8080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8080/tcp
#使端口生效
firewall-cmd --reload
#查询端口是否开启
firewall-cmd --query-port=8080/tcp
6、测试
(a)在本地主机浏览器中输入自己linux系统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中间用:分隔),出现下图效果则说明tomcat安装成功。
192.168.168.168:8080
(b)我们可以进入tomcat的ROOT目录编写新的html页面
cd webapps/ROOT/
vim index.html
在index.html中输入一下内容
<h1>Hello,Penrose!</h1>
当我们再次访问192.168.168.168:8080时就会看到新的变化
安装IDEA2020
1、在/opt下新建idea文件夹
mkdir /opt/idea
2、利用Xftp软件将本地idea压缩文件传输到Linux系统中(双击本地文件即可上传)
3、进入/opt/idea文件,然后解压
cd /opt/idea
tar -zxvf apache-tomcat-8.5.59.tar.gz
4、进入到解压后文件中的bin目录,运行idea.sh脚本。当出现下图效果时,则说明tomcat启动成功。
cd cd idea-IU-213.6777.52/bin
./idea.sh
但此时用远程登录时会发生错误,我们需要在Linux系统可视化界面运行idea.sh脚本。
5、在Linux系统中运行上一步中的命令,则会出现下面的效果。之后的步骤就和在windows上的安装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安装MySQL
1、在/opt下新建mysql文件夹
mkdir /opt/mysql
2、利用Xftp软件将本地mysql压缩文件传输到Linux系统中(双击本地文件即可上传)
3、进入/opt/mysql文件,然后解压(因为此时的压缩文件是以.tar结尾,所以不需要在选项中加上z)
cd /opt/mysql
tar -xvf mysql-8.0.26-1.el7.x86_64.rpm-bundle.tar
注:在Linux可视化系统中,系统默认安装了mariadb数据库,我们需要先将其删除,否则我们在安装mysql时就会产生冲突。
rpm -qa | grep mari
查询有没有mari包
rpm -e --nodeps mariadb-libs
卸载mari数据库
4、安装mysql
rpm -ivh mysql-community-common-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client-plugins-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libs-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libs-compat-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devel-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client-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server-8.0.26-1.el7.x86_64.rpm
注: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如下错误,则说明需要安装 openssl 依赖,此时仅需输入
yum install openssl-devel
即可完成依赖安装,安装完此依赖后再执行上一次的rpm安装包即可安装成功。
5、 启动MySQL服务
systemctl start mysqld
6、查询MySQL自动生成的密码
注:在Linux系统下安装MySQL后系统会在日志文件中自动生成一个随机的密码
grep 'temporary password' /var/log/mysqld.log
7、登录MySQL并修改密码
注:
- 修改密码操作仅是为了学习方便使用,在真实开发中需要将服务器的密码等级设置高一些。
- 在Linux系统下安装的MySQL密码校验等级要求较高,所以要想将密码设置简单点,就需要修改密码的要求。
mysql -u root -p
然后粘贴刚刚查询到的密码
设置MySQL的复杂度为简单类型且密码长度为4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policy = 0;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length = 4;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
压缩包地址
以上4个压缩包都在下面的链接中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1jhglog0iuw63CSjY0Gsg
提取码:yr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