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架构分为五层,从上到下依次是应用层、应用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硬件抽象层和Linux内核层
1.应用层(System Apps)
系统内置的应用程序以及非系统级的应用程序都属于应用层,负责与用户进行直接交互,通常都是用java进行开发的
2.应用框架层(Java API Framework)
应用框架层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开发应用程序需要的API,我们平常开发应用程序都是调用这一层所提供的API,当然也包括系统应用。这一层是由Java代码编写的,可以称为Java Framework。
3.系统运行库层(Native)
系统运行库层分为两部分,分别是C/C++程序库和Android运行时库
1) C/C++程序库
2)Android运行时库
4.硬件抽象层(HAL)
硬件抽象层是位于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电路之间的接口层,其目的在于将硬件抽象化。为了保护硬件厂商的知识产权,它隐蔽了特定平台的硬件接口细节,为操作系统提供虚拟硬件平台,使具有硬件无关性,可在多种平台上进行移植。从软硬件测试的角度来看,软硬件的测试工作都可以分别基于硬件抽象层来完成,使得软硬件测试工作的并进行成为可能,总的来说,就是将控制硬件的动作放在硬件抽象层中。
5.Linux内核层(Linux Kernel)
Android的核心系统服务基于Linux内核,再次基础上添加了部分Android专用的驱动。系统的安全性、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协议栈和驱动模型等都依赖于该内核。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Android系统的五层架构对分析系统原码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