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入
什么是杨辉三角呢?之前用过C/C++数组实现过打印杨辉三角,那么如何使用队列来实现呢?
目录
1、什么是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也称帕斯卡三角)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个无限对称的数字金字塔,从顶部的单个1开始,下面一行中的每个数字都是上面两个数字的和。
1.1 图形
下图就是杨辉三角前7行
1.2 特点
杨辉三角的实质是二项式(a+b)n展开后各项的系数排成的三角形。
特点如下:
1、各行的第一个数都是1
2、各行的最后一个数都是1
3、从第3行起,除上面指出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外,其余各数是上一行同列和前一列两个数之和。
2、什么是队列
2.1 队列的定义
队列(queue)是一种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FIFO) 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这和日常生活中的排队是一致的,最早进入队列的元素最早离开。在队列中,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rear),允许删除的一端则称为队头(front)。
2.2 队列的常用公式
一般使用循环队列(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初始化: Q.front = Q.rear = 0;
入队操作: Q.rear=( Q.rear+1 )%MaxQueueSize;
出队操作: Q.front=( Q.front+1 )%MaxQueueSize;
判断队空: Q.front = Q.rear;
判断队满: ( Q.rear + 1 ) % MaxQueueSize == Q.front;
计算队列长度: ( Q.rear - Q.front + MaxQueueSize ) % MaxQueueSize;
3、队列实现杨辉三角原理
3.1 图形演示
- 第i行元素与第i+1行元素的关系示意图:
原理是打印每行系数元素,每行之间用
0
间隔开来。
- 从第i行的数据出队并计算出第i+1行的数据入队的示意图:
从第三行开始,除每行首末元素外,第i+1
行每个元素都为第i
行同列和前一列两个数之和,以此类推,第i
行一个系数出队,计算第i+1
行系数,并入队。
3.2 主要算法实现
EnQueue(Q , 0); //各行间插入一个0
for(j = 1; j <= i+2; j++){
DeQueue(Q , t); //一个系数出队
EnQueue(Q , s+t); //计算下一行系数,并入队
s = t;
if(j != i+2)
printf("%d" , s); //第 i+2 个 0
}
4、代码实现
4.1 main.cpp
//使用队列输出杨辉三角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QSIZE 1000000//队列可达到的最大长度
#define OVERFLOW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K 1
typedef int Q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QElemType *base;//定义队列指针
int front; //头指针
int rear; //尾指针
} SqQueue;
//初始化
Status InitQueue(SqQueue &Q) {
Q.base = new QElemType[MAXQSIZE];//为队列分配一个最大容量为MAXQSIZE的数组空间
if(!Q.base)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
Q.front = Q.rear = 0; //头指针和尾指针置为零,队列为空
return OK;
}
//入队
Status EnQueue(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Q.rear + 1) % MAXQSIZE == Q.front)//队列已经满了
return ERROR;
Q.base[Q.rear] = e; //新元素插入队尾
Q.rear = (Q.rear + 1) % MAXQSIZE; //队尾指针加1
return OK;
}
//出队
Status DeQueue(SqQueue &Q, QElemType &e) {//删除Q的对头元素,用e返回其值
if (Q.front == Q.rear)
return ERROR; //队空
e = Q.base[Q.front]; //保留对头元素
Q.front = (Q.front + 1) % MAXQSIZE;//对头指针加1
return OK;
}
//取对头元素
Status GetHead(SqQueue &Q, QElemType &e) {
if (Q.front == Q.rear)
return ERROR; //队空
e = Q.base[Q.front]; //保留对头元素
return OK;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int IsEmpty(SqQueue &Q) {
if (Q.rear == Q.front)//队空
return OK;
else
return ERROR;
}
//创建杨辉三角,N表示三角形的行数
void YHTriangle(int n){
int i,j,s=0,t=0;
SqQueue Q; //定义队列Q
InitQueue(Q); //初始化队列
EnQueue(Q,1);
EnQueue(Q,1); //第一行元素入队 1 1
for(i = 1;i < n;i++){
EnQueue(Q,0); //各行间插入一个0
for(j = 1;j <= i+2;j++){
DeQueue(Q,t); //一个系数出队
EnQueue(Q,s+t); //计算下一行系数,并入队
s = t;
if(j!=i+2){
printf("%d ",s);//第i+2个0
}
}
//输出形式,二选一
printf("0 "); //输出一维数组,每行用0间隔
printf("\n"); //输出杨辉三角形
}
}
//主函数
int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行数 N : ");
scanf("%d", &N);
YHTriangle(N); //调用杨辉三角函数
return 0;
}
4.2 运行结果
4.2.1按杨辉三角形打印
YHTriangle()
函数中最后的一行 为printf("\n");
请输入杨辉三角行数 N : 10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1 8 28 56 70 56 28 8 1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
4.2.2 按一维数组方式打印一行
YHTriangle()
函数中最后的一行 为printf("0 ");
请输入杨辉三角行数 N : 10
1 0 1 1 0 1 2 1 0 1 3 3 1 0 1 4 6 4 1 0 1 5 10 10 5 1 0 1 6 15 20 15 6 1 0 1 7 21 35 35 21 7 1 0 1 8 28 56 70 56 28 8 1 0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 0
注:部分图片源自教材和教学PPT;
部分名词已链接百度百科,可以进行更详细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