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基础
文章平均质量分 76
I_am_overflow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计算机网络基础——WWW万维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WWW万维网万维网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英文简称Web,万维网是一个分布式的超媒体(hypermedia),是超文本(hypertext)系统的扩充。万维网以B/S方式(浏览器/服务器)工作,用户主机中的浏览器是万维网客户机程序,万维网文档所驻留的主机运行服务器程序,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请求的万维网文档。万维网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来表示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每个文档在整个互联网范围内有唯一的标识符。原创 2021-02-01 13:38:18 · 26363 阅读 · 2 评论 -
Java TCP 实现文件传输
Java TCP 实现文件传输环境CentOS Linux release 8.1.1911 (Core)java version "14.0.2" 2020-07-14实现代码ReceiveFileServer其中,<port>为接收文件进程使用的端口号import java.io.*;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import java.net.Socket;public class ReceiveFileServer { priva原创 2021-01-22 09:57:45 · 1225 阅读 · 2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工作在网络层,是IP层协议,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的机会,ICMP报文作为IP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报文ICMP差错报告报文报文类型类型类型值作用终点不可达3当路由器或主机不能交付数据报时,向源点发送终点原创 2021-01-20 21:05:53 · 1038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地址解析协议ARP
计算机网络基础——地址解析协议ARPMAC地址媒体存取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MAC地址),即物理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在网络链路中传送的帧最终必须按照MAC地址找到目的主机,但由于异构网络可能使用不同的MAC地址,所以需要IP地址标识互联网中的主机,IP地址再通过ARP找到对应主机的MAC地址。由于路由器的隔离,IP网络中无法通过广播方式依靠MAC地址来完成跨网络的寻址,因此在IP网络的网络层只能使用IP地址来完成寻址。在IP层抽象的互联原创 2021-01-20 21:04:04 · 1056 阅读 · 0 评论 -
Java实现UDP通信
Java实现UDP通信环境CentOS Linux release 8.1.1911 (Core)java version "14.0.2" 2020-07-14代码服务器端的Server程序需先于客户端的Client程序运行Client其中,<host name>为服务器端IP地址,<port>为服务器程序监听的端口号import java.net.*;import java.io.*;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原创 2020-12-25 21:12:40 · 46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对于网络层而言,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是将源机器中来自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到目标机器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通常可为网络层提供如下服务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源机器发送数据帧时不需先建立连接,目的机器收到数据帧无需发回确认,对丢失的帧,交给上层处理,适用于实时通信或误码率较原创 2020-07-25 17:05:59 · 96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物理层设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物理层设备中继器中继器又称转发器,主要功能是将信号整形并放大在发出去,以消除信号经过一长段电缆后,因噪音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失真和衰减,使信号的波形和强度达到所需要的要求,进而扩大网络传输距离,原理是信号再生(而非简单地将衰弱的信号方法),中继器从一个端口输入,再从另一个端口发出,端口仅用于信号的电气部分,而不管数据是否有错误数据或不适于网段的数据。中继器是局域网环境下用来扩大网络规模的最简单的、最廉价的互联设备,使用中继器连接的几个网段仍然是局域网。若某个网络设备具有存储转发的功能,原创 2020-07-22 20:06:08 · 122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传输介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也称为传输媒体,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可分为导向传输介质和非导向传输介质,在导向传输介质中,电磁波被导向沿着固体媒介传播,而非导向传输介质可以是空气、真空或海水等双绞线双绞线是最常用的古老传输介质,由两根采用一定规则并排绞合的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组成,绞合可以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为了进一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可在双绞线的外面加上金属网编织成的屏蔽层,就是屏蔽双绞线(STP),无屏蔽层的双绞线称为非屏蔽双绞线(U原创 2020-07-19 22:14:37 · 118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基础
通信基础基本概念数据、信号与码元数据是指传送信息的实体信号是指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数据与信号都可以用模拟的和数字的来修饰模拟数据(信号)指的是连续变化的数据(信号)数字数据(信号)指的是取值仅为有限的几个离散数值的数据(信号)数据传输方式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串行传输是指一个一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并行传输是指多个比特通过多条通信信道同时传输码元是指用一个固定时长的信号波形(数字脉冲)表示一位k进制的数字,代原创 2020-07-19 11:21:12 · 1105 阅读 · 2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概述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即计算机网络及其所能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层次、各层协议及层间接口的集合,分层的原则1. 每层都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降低大系统的复杂度2. 各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可能少3. 各层功能的精确定义独立于实现方法,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4.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的服务5. 整个分层结构应能促使标准化工作特点分层的体系结构易于更新、原创 2020-07-15 11:42:03 · 114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广义观点只要是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能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都是计算机网络,这样的计算机图通信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具有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资源共享能力弱,处于初级阶段资源共享观点计算机网络是遵循网络协议的且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独立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包含三层含义:目的:资源共享组成单元: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必须遵循的统一规则——网络协议用户透明观点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原创 2020-07-12 21:24:41 · 5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