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开发环境
1.安装yarn
sudo npm i yarn -g
2.用yarn命令创建egg文件夹
// type就是哪种模板,这里选择最简单的一种egg的模板
yarn create egg --type=simple
● 创建过程中,遇到第一个选项:确定项目名称,这里直接默认设置为egg
● 第二个对项目进行描述,根据自己项目的内容写
● 第三个,项目作者
● 第四个,cookie安全密钥,直接默认
3.安装项目的所有依赖
yarn install
4.使用开发模式(调试模式)启动程序
// 项目正常运行,这里使用dev打开项目
yarn dev
5.在终端中停掉egg项目运行
使用Mac快捷键 control + c或者command+。
6.egg.js框架和express/koa框架的特征对比
特征对比 | Egg.js | express/koa |
---|---|---|
代码规范性(MVC开发模式) | 符合MVC模式 | 灵活编码没有明确规范 |
创建机制/扩展机制) | 有 | 无 |
多线程管理 | 有 | 无 |
HttpClient集成 | 有 | 无 |
二、Egg的项目结构
1.目录结构
● app - 项目开发的主目录,工作中的代码几乎都写在这里面
○ controller – 控制器目录,所有的控制器都写在这个里面
○ router.js – 项目的路由文件
● config - 项目配置目录,比如插件相关的配置
○ config.default.js – 系统默认配置文件
○ plugin.js – 插件配置文件
● logs – 项目启动后的日志文件夹
● node_modules - 项目的运行/开发依赖包,都会放到这个文件夹下面
● test - 项目测试/单元测试时使用的目录
● run - 项目启动后生成的临时文件,用于保证项目正确运行
● typings - TypeScript配置目录,说明项目可以使用TS开发
● .eslintignore - ESLint配置文件
● .eslintrc - ESLint配置文件,语法规则的详细配置文件
● .gitignore - git相关配置文件,比如哪些文件归于Git管理,哪些不需要
● jsconfig.js - js配置文件,可以对所在目录下的所有JS代码个性化支持
● package.json - 项目管理文件,包含包管理文件和命令管理文件
● README.MD - 项目描述文件
2.dev和start的区别
dev: 开发环境下使用,如果更改了页面中的代码,不需要停掉项目再重启服务器。
start: 生产环境下使用,也就是在项目开发完成正式运营的时候,如果使用yarn start,修改了代码需要重新启动, 且停掉服务器必须使用yarn stop
三、创建一个新的页面
① 在/app/controller/home.js中新添加一个方法, 在Egg.js框架下,所有的控制器文件中的方法 ,都是用async异步模式
class Home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
// 所有的控制器文件,都是用async异步的方法来编写
// 再写一个方法,呈现一个新的页面,然后到router.js中配置路由之后才能够被访问到
async nq() {
// 拿到上下文,相当于拿到这个页面的所有的东西
const { ctx } = this;
// 在页面中输入内容
ctx.body = '<h1>Hello nq</h1>';
}
......
}
② 配置新建方法的路由,在/app/router.js中,添加代码
......
module.exports = app => {
// 访问到app文件夹中的这两个文件
const { router, controller } = app;
router.get('/', controller.home.index);
// 配置新写的nq方法的路由,第一个参数是地址栏中访问到地址是什么,第二个参数这个地址对应下的方法
router.get('/nq', controller.home.nq);
};
......
③ 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127.0.0.1:7001/nq,就可以访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