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在阅读茹炳晟老师的《软件测试52讲》之后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一些思考。
前言
刚看了茹炳晟老师的《软件测试52讲》中的测试数据准备的部分。果然,测试数据的准备是连大佬也逃不开的难题。但是,大佬不愧是大佬,18年的大佬就已经在通过平台生成测试数据了,而22年的我还在0.0时代,手动创建测试数据…
这真是一个悲桑的故事…
一、如何准备测试数据?
1.通过手动创建测试数据
这个方法其实在老师的文章里没有提及,但这确确实实又是一种还有很多测试都在用的数据准备方法。我们现在用的也是这种方法,但是在两周一次迭代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很清醒的认识到手动创建测试数据的缺点:
- 耗时长。手动创建测试数据是一个繁琐而漫长的过程,漫长的程度取决于测试的需求在哪一个环节的业务流。比如,我们现在一个需求是,客户下单后,系统会根据订单中参与的角色对其进行返佣。手动创建测试数据的话就需要走完整个下单、签单、生成返佣的流程,才能生成一条测试数据;
- 效率低。手动创建测试数据,往往是走完了一个流程后才能生成一条可用的数据,如果需求或者测试点有重合的,那这条测试数据可以再重复利用,比如一条待创建订单的数据,我要验证下单时金额的计算,也要验证创建订单时状态的改变,那么数据就可以被重复利用。但更多的情况还是,每一个验证的点都至少需要一条测试数据(算上回归的话需要准备的数据更多);
- 测试依赖度太高。如果创建测试数据要走的流程中,有因为bug或者其他原因阻塞的,就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