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代码:
运行结果:
所得:
1.split(函数)
- 作用:拆分字符串。通过指定分隔符对字符串进行切片,并返回分割后的字符串列表
- 语法:str.split(str="",num=string.count(str))[n]
参数说明:
str: 表示为分隔符,默认为空格,但是不能为空(’’)。若字符串中没有分隔符,则把整个字符串作为列表的一个元素
例:s.split(’’)是不合法的表示。
num: 表示分割次数。如果存在参数num,则仅分隔成 num+1 个子字符串,并且每一个子字符串可以赋给新的变量
[n]: 表示选取第n个分片。 - 注意:当使用空格作为分隔符时,对于中间为空的项会自动忽略
- split()当不带参数时以空格进行分割(不管几个空格全部砍掉),当代参数时,以该参数进行分割。
例:
- 不同参数示例:
(1):以’.'为分割符
(2):分割两次
(3):分割两次,并取序列为1的项
(4):分割两次,并把分割后的三个部分保存到三个文件
(5):一个小例子
2.sorted()函数
- 作用: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接收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对元素排序的列表。) 语法: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参数说明: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
cmp : 比较的函数,这个具有两个参数,参数的值都是从可迭代对象中取出,此函数必须遵守的规则为,大于则返回1,小于则返回-1,等于则返回0。
key :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只有一个参数,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
reverse :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 降序 , reverse = False 升序(默认)。(常和operator.itemgetter()连用。
operator模块提供的itemgetter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哪些维的数据,参数为需要获取的数据在对象中的索引值。)
相似函数:
1).sort()函数:
- sort和sorted都是python内置的函数,准确的说,sort是方法,sorted是函数。
- sort是应用在list上的方法,sorted可以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可排序操作。
- sort:对已存在的list 操作,无返回值。
- sorted:返回一个新的排序后的list ,不在原list 操作。
2)参数axis
- axis的值表示的是这个多维数组维度的下标,比如有一个二维数组a,a的shape是(5,6),也就是说a有5行6列,axis=0表示的就是[5,6]中的第一维,也就是行,axis=1表示的是[5,6]中的第二个维度,也就是列。
- 用法:
3)参数order
- 使用方法:
4)numpy.lexsort
- 使用方法:
5)numpy.searchsorted
- 使用方法:
6)numpy.partition
- 使用方法:
7)argsort()
- argsort()函数返回的是数组值从小到大的索引值。
- 使用方法:
说明:[6,3,9,2,7]对应的索引值分别为[0,1,2,3,4],将其从小到大排列后应该为[2,3,6,7,9],2的索引为3,3的索引为1,6的索引0,7的索引为4,9的索引为2。按照顺序返回所有的索引值为[3, 1, 0, 4, 2]。
8).reverse()和reversed()
- reverse()与sort()的使用方式一样,而reversed()与sorted()的使用方式相同。
- 使用方法:
3.pop()函数
- pop() 函数用于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 语法:list.pop([index=-1])
可选参数,要移除列表元素的索引值,不能超过列表总长度,默认为 index=-1,删除最后一个列表值。 - 实例:
-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