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操作系统分析课程总结报告
结合虚拟化技术分析 Linux 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Linux 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
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BIOS 启动引导阶段; GRUB 启动引导阶段; 内核阶段; init初始化阶段。具体完整过程如下:
- 开机自检(Power-On Self-Test,POST):计算机硬件进行自检,包括检测内存、硬盘、光驱等外设是否正常。
-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计算机启动后,会首先加载BIOS程序,它是一种固化在计算机主板上的程序,主要用于初始化硬件设备、设置启动设备、检测硬件错误等。
-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BIOS完成自检后,会读取启动设备的引导扇区,将引导加载程序加载到内存中执行。常用的引导加载程序有LILO、GRUB等。
- 内核加载:引导加载程序会读取内核映像文件(通常为/boot/vmlinuz),将其加载到内存中,并将控制权交给内核。
- 初始化(Init):内核开始执行初始化程序,启动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和进程,包括文件系统、网络、用户界面等。
- 用户登录:系统初始化完成后,会显示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系统会验证用户身份,并启动相应的用户环境。
结合虚拟化技术
在虚拟化技术的应用下,上述步骤中的BIOS、引导加载程序和内核加载可以在虚拟机管理软件中进行,实现虚拟机的启动和运行。
同时,虚拟化技术还可以对虚拟机进行快照、备份、迁移等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化技术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硬件资源支持,如CPU虚拟化、内存、存储等。
结合课程学习情况谈谈您在 Linux 操作系统分析课程中的收获
对于学生来说,Linux 操作系统分析课程的收获非常多。在 Linux 操作系统分析课程中,我加深了对 Linux 操作系统的理解,这对于未来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在Linux课程中,我主要学习到了以下内容:
- 基于 VSCode 的 Linux 内核调试环境搭建
- C语言阶段的
start_kernel
函数分析 - 以
time/gettimeofday
系统调用为例分析ARM64 Linux 5.4.34 - 了解 Linux 操作系统中进程切换的过程。
- 了解了虚拟化技术下 Linux 系统的一般执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