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小总结

今天晚上准备总结一下进程的点。

一. 那么首先,什么是进程呢?
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也就是执行中的程序)。
2.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4.将进程当作一组元素的实体。进程的两个基本元素是程序代码和与之相关的数据集。

二. 说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那进程与程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进程有生命周期,而程序没有。
2.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反之不行。
3.进程中可以创建其它进程,程序不行。
4.程序是静态的,而进程是动态的。

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调用函数fork/vfork来创建一个进程,但是操作系统中的系统进程是如何来的呢?
Init首进程:swapper进程或者是进程0,是Linux所有进程的父进程。
1.进程0会执行一个start_Kernel函数来率先完成对内核所需要数据结构的初始化。
2.创建另一个进程1。
3.进程1会执行init函数,init函数一次完成对内核的初始化。
4.init进程会变成一个普通进程,创建和监控操作系统外层执行的进程活动。

僵尸进程和孤儿进程
僵尸进程: 当进程退出父进程(使用wait()系统调用)没有读取到子进程退出的返回代码时就会产生僵尸进程。僵尸进程是比较可怕的,因为子进程的相当一部分资源是要等待父进程来释放的,但是僵尸进程的父进程已经退出,那么这部份资源便会一直占着内存。比如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进程号,而如果产生大量僵尸进程,会占不少进程号,而系统分配的进程号是有限制的,到最后可能会导致无法产生新的进程。
处理办法:
1.如果子进程不给父进程发送信号,那么内核就调用do_exit函数来处理。
2.如果子进程已经给父进程发送信号,那么父进程必须调用wait或者waitpid来处理。
孤儿进程: 父进程退出,而它的子进程还在运行,那么那些子进程将成为孤儿进程。为了防止产生大量僵尸进程,Linux强制将所有父进程先死亡的子进程变为进程1的子进程,并由随后的wait类系统调用完成对资源的回收。
区别: 孤儿进程是子进程还在运行,而父进程挂了,子进程被init进程收养。僵尸进程是父进程还在运行但是子进程挂了,但是父进程却没有使用wait来清理子进程的进程信息,导致子进程虽然运行实体已经消失,但是仍然在内核的进程表中占据一条记录,这样下去会消耗系统的资源。

按道理说,孤儿进程应该被init进程收养,但是在Ubuntu上却不是这样的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types.h>

int main()
{
    pid_t pid;
    pid = fork();
    switch(pid){
        case -1:
            printf("error\n");
            exit(-1);
        case 0:
            while(1){
                printf("子进程id: %d 父进程id: %d\n",getpid(),getppid());
                sleep(1);
            }
        default:
            printf("父进程id:%d\n",getpid());
            exit(0);
    }
    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it进程号不是1吗?
孤儿进程其实是被shell所收养,而shell其实是init进程的一个子进程,而如果在字符化界面运行,就是1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