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沟通:
协议类型:HTTP(超文本)/FTP(文件传输)
传输层: 负责端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协议类型:TCP/UDP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
协议类型:IP协议
链路层:负责相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MAC地址);
协议类型:ETHER(以太网协议);
物理层:负责光电信号的传输;
协议类型:ETHER(以太网协议);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默认80端口,应用于应用层的协议
由请求和响应构成——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回送响应。(无法实现服务器主动推送消息给客户端)。HTTP2.0中服务端可以主动向客户端发消息(新特性)
采用明文传输信息,不安全:存在信息窃听、篡改和劫持
HTTP请求信息的格式:
首行:请求首行 响应首行
请求首行:包含请求方法 URL 协议版本
请求方法:get/post
get:获取实体资源,提交的数据在url的查询字符串中可以看到,床底数据不超过2kb
post:更加偏向向服务端提交表单数据,post放在请求头无法看到,更加安全,无大小限制
url:协议方案名称//用户名:密码@服务器地址:端口号/请求资源路径?查询字符串#片段标识符
响应首行:协议版本 响应状态码 状态码描述信息
响应常态码:
1:消息
2:成功
200 表示客户端请求已经被正确处理了
3:重定向
301 永久重定向:请求的地址已经被永久移走了,下次要请求新的
302 临时重定向:请求的只是临时移走,下次请求时还请求原地址
4:请求错误
403:资源不可用,
TCP/IP五层模型协议—Http协议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1-20 07:22:3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