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这学期刚开始写的几个程序,刚开始写的类,由于所有的类都比较简单,功能较少,把函数都写到了类内,后来类的功能越来越多,一个类将近100行这个时候看代码就非常累眼,才后悔没有听老师的把函数写在类外。还有程序设计的一些原则问题,比如,实现一个功能就测试一个功能,这个设计程序的思路,我很受用,我就是这样设计程序的,比一股脑写完代码,错误都没办法改的方式好的多。
摸索出来的方法:
1.弄得客户需求,这个程序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各个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好能画在纸上这样更直观。
2.设计好类,设计好数据类和操作类,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有重复使用的数据,尽力使各个操作类都能访问这部分数据,这样大大减少代码量。
3.实现一个功能就测试一个功能,确保每一个完成的功能都能用。
遇到过比较神奇的难题:
有一个错误调试几天才被发现,在构造函数里,对数据进行读取。在第一次调用时向文件里写数据,这个数据和定义的构造方式不同(意外的错误),导致第二次调用,构造函数调用失败,代码直接被卡死。从这次检错里,也积累了一些检错方法,如:插入输出值,这样根据输出值就能判断程序运行到哪一步了,输出向量的大小,这样可以判断文件是否读入。
近期编程心得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2-19 15:14:44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