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Git的一些基本命令

本文详细介绍了Git的使用流程,包括初始化本地用户、创建本地仓库、提交代码到缓存区和本地仓库、将代码推送到远程仓库、从远程克隆仓库、查看仓库状态和提交记录、管理分支以及合并分支等关键操作。通过这些步骤,开发者可以高效地进行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初始化本地用户

在使用 git 之前,我们先设置本地的账号,设置一下本地 git 用户的用户名和邮箱,如下命令

# 配置用户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ssx"
# 配置邮箱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ssx@example.com

配置好本地账号信息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实际上本地的账号可以任意设置,与远端账号关系不大,只是记录我们在本地仓库操作的用户信息而已。

2. 创建本地仓库

在自己的工作目录里,执行git初始化命令即可,如下命令

# 初始化git仓库
git init

初始化完成后当前目录变成了 git 的工作目录,此时在这个目录下会生成名为 .git 的隐藏目录,这个目录就是 git 保存文件变动信息的目录,本地的所有变动记录都在这里。这个目录不能删除,如果删除之后,工作目录将不再是一个 git 的工作目录。

3. 将本地代码提交到Git缓存区

我们可以在本地添加一个文本文件,如下命令

# 创建一个文本文件
touch test.txt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git 将 test.txt 文本文件提交到 git 缓存区,使用以下命令

# 将 test.txt 文件提交到 git 缓存区
git add test.txt

或者使用另一个命令

# 将当前目录所有文件提交到 git 缓存区
git add .

4. 将缓存区的代码提交到本地仓库

使用以下命令将代码提交到本地仓库,就完成托管了,如下命令

# 将本地git缓存区代码提交到本地仓库,-m 参数后面是提交备注
git commit -m "first commit"

提交到git仓库的代码,我们就可以使用 git 的很多实用功能,如回退代码、查看代码变动历史等等。

5. 将代码提交到远程仓库

本地仓库的可以提交到远程仓库,远程仓库也可以实时同步最新代码到本地仓库。在实际开发中,一般是多个人共用一个远程仓库,因为一个稍微有规模的项目通常不是一个人开发的,而是多个人共同维护一套代码。下面是将本地代码同步到远端的基本操作:
假如我们在Gitee仓库上创建了一个仓库,仓库的git地址为 https://gitee.com/xiaoxingdev/testgit.git,我们使用以下命令即可将本地代码提交到远端仓库。

# 将本地仓库绑定远程仓库
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gitee.com/xiaoxingdev/testgit.git
# 将本地的当前master分支代码提交远端master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进行账号验证之后,即可成功将代码推送到远端git仓库。

6. 从远端克隆仓库

我们在 gitee 上有一个现有的仓库 https://gitee.com/xiaoxingdev/testgit.git。
将远程 testgit 仓库克隆到本地,克隆完成后本地将自动创建出 testgit 目录,同时远端的文件同步到本地。

# 将远端 testgit 仓库克隆到本地
git clone https://gitee.com/xiaoxingdev/testgit.git

克隆的同时可以也重命名,如下命令

# 将远端 testgit 仓库克隆到本地,同时命名为 demo1
git clone https://gitee.com/xiaoxingdev/testgit.git demo1

7. 查看仓库的状态

git status

8. 查看git提交记录

每次提交的变更内容,都会被 git 记录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git 提交记录

git log

9. 查看文件差异

在 git 仓库中的文件,都会被 git 跟踪,如文件修改历史、是否是新文件、提交提交历史等等。
git diff 命令用于查看的文件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该指令对比文件的各种差异,以下是一些常用指令

# 比较所有文件与缓存区文件差异
git diff
# 比较当前文件和缓存区文件差异
git diff <file>
# 比较两次提交之间的差异
git diff <id1> <id2>
# 在两个分支之间比较
git diff <branch1> <branch2>
# 比较缓存区和版本库差异,与下一条指令的效果一样
git diff --staged
# 比较缓存区和版本库差异,与上一条指令的效果一样
git diff --cached
# 仅仅比较统计信息
git diff --stat

但要注意的是,只有使用 git add 指令将文件文件到缓存区之后,文件的信息才会被记录。

10. 创建和提交新分支

# 创建新分支
git checkout -b xxx(分支名xxx)
# 提交新分支
git add .
git commit -m "第一次提交"
git push -u origin xxx(分支名xxx)

11. 切换分支

git checnkout xxx(分支名xxx)

12. 获取和查看全部分支

# 获取全部分支
git fetch
# 查看全部分支
git branch -a

13. 合并dev分支到master

# 切换到master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 更新master分支代码到最新
git pull origin master
# 把dev(你要合并到master的基分支)分支的代码合并到master上
git merge dev
# 提交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14. 将某个分支直接覆盖master分支(慎用)

# 确保本地的branch_xxx分支已最新
git checkout branch_xxx
git pull origin branch_xxx
# 切换到master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 使用branch_xxx分支覆盖master分支
git reset --hard origin/branch_xxx
# 提交
git push -f

15. clone指定分支

git clone -b branch_xxx https://gitee.com/xxx/xxx.git
<think>嗯,用户想了解Git基本命令。好的,我需要先回忆一下Git的常用命令,然后组织成一个结构清晰的回答。首先,我应该从Git基本概念开始,比如版本控制系统的作用,然后再逐步介绍具体的命令。 首先,安装和配置应该是第一步。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设置用户名和邮箱,这是初始化配置的重要部分。然后是初始化和克隆仓库,这两个是开始项目的基础。接下来,常见的操作比如添加文件、提交更改、查看状态和提交历史,这些都是日常使用中最频繁的命令。 然后,分支管理也很关键,因为分支是Git的核心功能之一。需要解释如何创建、切换、合并和删除分支,还有如何解决冲突。远程仓库的操作,比如添加远程仓库、推送和拉取代码,这部分对于团队协作很重要。 还有一些高级一点的命令,比如撤销更改、储藏修改、查看差异,这些虽然不常用,但在特定情况下非常有用。最后,标签管理可能也是用户需要了解的,特别是发布版本的时候。 需要注意用户是中文使用者,所以所有命令的解释要用中文,并且例子要清晰。同时,按照系统指令,行内数学表达式要用$...$,不过这里可能用不上数学公式,但如果有的话需要注意格式。独立公式需要用$$...$$,但Git命令里应该不会有,不过还是要确保LaTeX语法正确,比如如果有代码块的话,可能用反引号包裹。 用户可能是一个刚开始学习Git的开发者,或者是需要快速回顾基本命令的人。他们可能需要一个简明扼要的指南,包含最常用的命令和示例,方便随时查阅。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或分模块,让用户容易理解。 另外,要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常用命令,比如git pull其实是git fetch和git merge的组合,是否需要单独提出来说明。还有git stash的应用场景,比如临时切换分支时保存工作进度,这也需要解释清楚。 可能还需要提到.gitignore文件的作用,虽然不算命令,但相关命令如添加文件时需要注意忽略文件。不过可能属于进阶内容,如果用户问的是基本命令,可能暂时不需要深入。 最后,确保每个命令的例子正确,比如git commit -m "message"的正确写法,以及分支操作时的具体步骤。还有解决冲突后的提交流程,可能需要强调git add和git commit的步骤。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 1. Git简介 2. 安装与配置 3. 仓库初始化与克隆 4. 基本操作(添加、提交、状态、历史) 5. 分支管理 6. 远程仓库 7. 撤销与恢复 8. 其他实用命令 9. 总结 这样分模块的话,用户看起来会比较清晰,每个部分都有对应的命令和例子。确保每个命令的解释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同时,注意使用中文术语,比如“暂存区”、“工作区”等,可能需要简单解释这些概念,但用户可能已经有一定基础,所以不需要太深入。</think>### Git 基本命令介绍 Git 是一个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用于跟踪文件变更并协作开发。以下是其核心命令和操作流程: --- #### 一、安装与配置 1. **安装Git** - 根据系统下载对应版本([官网](https://git-scm.com/))。 2. **配置用户信息** ```bash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你的用户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你的邮箱" ``` --- #### 二、仓库初始化与克隆 1. **初始化新仓库** ```bash git init # 将当前目录初始化为Git仓库 ``` 2. **克隆现有仓库** ```bash git clone <仓库URL> # 将远程仓库复制到本地 ``` --- #### 三、基本操作 1. **添加文件到暂存区** ```bash git add <文件名> # 添加指定文件 git add . # 添加所有修改的文件 ``` 2. **提交更改** ```bash git commit -m "提交说明" # 将暂存区的修改提交到本地仓库 ``` 3. **查看状态** ```bash git status # 显示工作区和暂存区的文件状态 ``` 4. **查看提交历史** ```bash git log # 显示提交记录(按时间倒序) ``` --- #### 四、分支管理 1. **创建/切换分支** ```bash git branch <分支名> # 创建新分支 git checkout <分支名> # 切换到指定分支 git switch <分支名> # 更直观的切换命令Git 2.23+) ``` 2. **合并分支** ```bash git merge <分支名> # 将指定分支合并到当前分支 ``` 3. **删除分支** ```bash git branch -d <分支名> # 删除本地分支 ``` 4. **解决冲突** - 手动编辑冲突文件 → 标记为已解决 → 重新提交。 --- #### 五、远程仓库操作 1. **关联远程仓库** ```bash git remote add origin <仓库URL> # 添加远程仓库(默认名origin) ``` 2. **推送代码到远程仓库** ```bash git push -u origin <分支名> # 首次推送需加`-u` git push # 后续推送可直接使用 ``` 3. **拉取远程更新** ```bash git pull # 拉取远程分支并自动合并(= git fetch + git merge) ``` --- #### 六、撤销与恢复 1. **撤销工作区修改** ```bash git checkout -- <文件名> # 放弃指定文件的未暂存修改 ``` 2. **撤销暂存区修改** ```bash git reset HEAD <文件名> # 将文件移出暂存区(保留工作区修改) ``` 3. **回退到历史提交** ```bash git reset --hard <提交ID> # 强制回退到指定提交(慎用!) ``` --- #### 七、其他实用命令 1. **查看文件差异** ```bash git diff # 比较工作区与暂存区的差异 ``` 2. **储藏修改** ```bash git stash # 临时保存未提交的修改 git stash pop # 恢复最近一次储藏的修改 ``` 3. **标签管理** ```bash git tag <标签名> # 创建轻量标签 git push origin --tags # 推送所有标签到远程 ``` --- #### 八、总结 以上命令覆盖了Git的日常使用场景: - **核心流程**:`add` → `commit` → `push` - **分支协作**:`branch` → `merge` → `push/pull` - **错误处理**:`checkout`、`reset`、`stash` 建议结合实践逐步掌握,遇到问题时可通过`git --help`或查阅文档解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