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描述符与文件指针
文件指针:C语言中使用文件指针做为I/O的句柄。文件指针指向进程用户区中的一个被称为FILE结构的数据结构。FILE结构包括缓冲区和文件描述符。而文件描述符是文件描述符表的一个索引,也就是说c语言的文件指针是Linux系统中对文件描述符的一种封装。
//FILE的结构
struct _iobuf {
char *_ptr; //缓冲区当前指针
int _cnt;
char *_base; //缓冲区基址
int _flag; //文件读写模式
int _file; //文件描述符
int _charbuf; //缓冲区剩余自己个数
int _bufsiz; //缓冲区大小
char *_tmpfname;
};
typedef struct _iobuf FILE;
文件描述符:在Linux系统中打开文件就会获得文件描述符,它是个很小的正整数。每个进程在PCB中保存着一份文件描述符表,文件描述符就是这个表的索引,每个表项都有一个指向已打开文件的指针,已打开的文件在内核中用file* fd_array[] 结构体表示,文件描述符表中的指针指向结构体。
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最小未使用。
文件描述符范围:0~63
程序运行会打开三个文件:(如下表)
标准输入文件 | 标准输出文件 | 标准错误文件 | |
---|---|---|---|
文件描述符 | 0 | 1 | 2 |
文件流指针 | stdin | stdout | stderr |
文件描述符的优点:兼容POSIX标准,许多系统调用都依赖于它;缺点是不能移植到unix之外的系统上去。
文件指针的优点:是c语言中的通用格式,便于移植。
可以从文件指针中获取文件描述符
int fd = open("TAGS", O_RDONLY);
FILE * fp = fopen("TAGS", "r");
printf("%d %d\n", fd, fp->_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