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英文缩写索引即涉及公式整理

本文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和技术细节,涵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层协议及关键技术,包括信号处理、编码方式、复用技术、路由算法、传输协议及应用层协议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 RDIF(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
  • Entity:实体
  • Protocal:协议
  • Peers:对等体
  • Interface:接口
  • SPA:服务访问点,也就是接口interface
  • Network Archetecture:网络体系结构
  • Protocol Stack:协议栈
  • OSI模型: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 ITU:国际电信联盟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 IEEE: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议
  •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第二章:物理层

  • S:信号功率,单位是W

  • B:信号带宽,单位是Hz

  • N:通信线路上的平均噪声功率

  • SNR:信噪比,S/N

  • SNR(dB)=10log10(S/N)

  • bps:数据传输的速率

  • 奎杰斯特定理:最大数据率=2BlogV

  • 香农容量定理:C(最大数据率或者无误码率容量)=Blog(1+S/N)

  • NRZ:非归零编码

  • NRZI:非归零反转码

  • 比特率=符号率*每个符号表示的比特数

  • 比特率=符号率*log(n)(n表示的是信号有一个不同的状态)

  • QPSK:正交相移键控

  • QAM:正交振幅调制

  • FDM:频分复用

  • OFDM:正交频分复用

  • TDM:时分复用

  • CDM:码分复用

  • TDD:时分双工

  • FDD:频分双工

  • CDD:码分双工

  • 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

  • DSL:数字用户线

  • PDH:准同步数字系列
    -SONET/SDH:同步光网络(同步数字系列)

  • STS-1:SONET的基本信道,为同步传输信号

  • OC-n:n路STS-1

  • STM-1:OC-3,同步传输模块

  • GSM:移动通信系统

  • MODEM:调制解调器

第三章:链路层

  • NID:适配器(网卡)
  • RS232:链路层异步传输的实例,帧长度固定,有起始停止位
  • HDLC:字符填充实现透明传输
  • CRC:循环冗余码
  • FEC:向前纠错(链路层的纠错方法)
  • ARQ:自动请求重传
  • HARQ:当可以自行纠错的时候就纠错,否则就自动请求重传
  • HDCL:链路层协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 PPP:链路层协议,因特网的点对点协议
  • LCP:PPP协议中的链路控制协议
  • NCP:PPP协议中的网络控制协议



第四章:MAC子层

  • 纯ALOHA:时间连续,没有侦听也没有冲突检测,想法就发,冲突则等待随机时间
  • 分槽ALOHA:时间离散,没有侦听也没有冲突检测,冲突则等待随机的时间槽
  • CS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 AP:无线局域网中的接入点
  • DIFS:WLAN侦听信道的时间



第五章:网络层

- HOL:线路前端阻塞,交换机输入的速率小于交换的速率时遇到的问题
- VC:虚拟电路 -
- VOQ:虚拟输出队列,解决HOL阻塞的一种方法
  • Flooding泛洪算法(路由算法的一种)
  •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路由算法的一种)
  • 距离矢量Bellman-Ford算法(路由算法的一种)
  • 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的一种路由协议
  • DV:距离矢量Bellamn-Ford算法
  • LS:链路状态Dijkstra算法
  • RIP:路由信息协议,基于DV的路由协议
  •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基于LS的路由协议
  • ARP:地址解析协议(网络层的协议)
  •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 ICMP:互联网报文控制协议
  • 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 CIDR:无分类编址,网络层的一种编址的方式,与分类编址不同,其使用了聚合的方式
  • ICANN:互联网IP地址申请和管理的机构
  •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动态分配主机的IP地址
  • DNS: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的服务器
  • NAT路由器:用于专用网与外网之间通信
  • RED:随机早期检测,网络层的网络拥塞控制的一种方法
  • RPF:反向路径转发,用于组播生成生成树
  • DVMRP: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
  • MOSPF:组播
  • PIM:协议独立组播
  • CBT:基于核心的转发树
  • Ad Hoc:自组织网络
  • AODV协议:自组织网络基于距离矢量的协议
  • RREQ:AODV协议中的泛洪请求分组
  • RREP:AODV协议中的响应
  • DSN:AODV协议中为确定路径信息新旧选择更新,目的序列号
  • RERR:AODV协议中当传播链路失效的时候发送路由错误信息

第六章:传输层

  • DNS:域名解析服务器,端口号为53
  • CDN:内容分发网络
  • FTP:文件传输协议,端口号为21
  • SMTP:基于文本的传输协议,当指定一个或者多个收端的时候可以进行文本传输,端口号为25
  • TELNET:远程服务端登录协议,也就是说通过TELNET,我们可以在终端输入命令,然后命令传输到服务器之后,服务器进行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到终端,端口号为25
  • TFTP:基于UDP,简单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为69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主要是进行设备的管理,基于UDP,端口号为161
  • XCP:路由器通知源端拥塞并且设置发送的速率
  • ECN:路由器仅通过设置拥塞标志通知源端拥塞
  • FAST TCP:通过测量RTT作为拥塞的标志
  • CUBIC TCP:用丢包作为拥塞的标志
  • AIMD:加性增加,乘性减少,是TCP拥塞控制的调整发送速率的一种方式
  • RTT:往返时间,时延
  • RTO:超时重传定时
  • Karn算法:解决由于重传导致的往返时间估计不确定导致超时重传不好估计的问题
  • MSS:最大报文段
  • RTT:RTT=RTT*α+(1-α)*RTT
  • RTO=βRTO
  • D=αD+(1-α)|RTT-M|
  • RTO=RTT+μD
  • Karn:RTO=αRTO,当不再发生报文重传的时候再使用测试的M更新RTT和RTO

第七章:应用层

  • PCM(G.711):传统的语音编码的标准,没有经过压缩的
  • DCT:图像压缩中的一个步骤,离散余弦转换
  • RTP:应用层的协议,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
  • SSRC:同步源标识,标识RTP流的信源,在RTP会话中的每个流都有唯一的SSRC
  • RTCP:RTP控制协议
  • SIP:IP通话的信令和服务质量的协议。
  • 自适应播放的收到的第一个激活期报文开始播放的时间:d=(1-α)d+α(r-t),v=(1-μ)v+μ|r-t-d|,p=t+d+Kv
  • RSVP:资源预留协议,综合服务中呼叫建立步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