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inux下的网络配置
1.ip基础知识
**ip的定义:**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外语缩写。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linux系统下网络接口的类型和命名规则以及网络地址的类型。
网络接口类型:
lo:本地回环接口。
eth[0-9]:以太网接口。
pppx:点对点的连接 。
暂时性网络地址:利用ip/ifconfig等命令配置的网络信息,会立即生效,但重启网络服务或系统会失
永久性网络地址:通过修改系统内的网络配置文件,不会立即生效,需要重启网络服务或者系统,并且会永久性的生效 。
ipv4
2进制32位-----10进制
11111110.11111110.11111110.11111110 == 254.254.254.254
172.25.0.10/255.255.255.0
172.25.0.10:ip地址
255.255.255.0:子网掩码netmask
netmask:
用来标识ip的网络位和主机位 网络位表示网络区域 主机位表示网络区域中的某台主机 子网掩码非0位所对应的ip地址数值为这个ip的网络位
子网掩码0位所对应的ip地址数值为这个ip的主机位
子网掩码:
用来划分网络区域的
子网掩码非0的位对应的ip上的数字表示这个ip的网络位
子网言码0位对应的数字是ip的主机位
网络位表示网络区域
主机位表示网络区域里某台主机
子网掩码是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那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 ,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ip通信判定
网络位一致,主机位不一致的两个IP可以直接通讯
172.25.254.1/24 24=255.255.255.0
172.25.254.2/24
172.25.0.1/16
命令方式设定网络
ping ##检测网络是否通畅
ifcongig ##查看或设定接口
ifconfig ##查看
ifconfig device ip/24 ##设定
ifconfig device down ##关闭
ifconfig device up ##开启
ip addr ##显示网络设备信息
ip addr show eth0 ##显示eth0设备信息
ip addr del dev eth0 172.25.254.126/24 ##删除网络设备
ip addr add dev eth0 172.25.254.126/24 ##添加网络设备
ip addr 显示网络设备信息
ip addr show eth0 显示eth0设备信息
ip addr del dev eth0 172.25.254.126/24 删除网络设备
ip addr add dev eth0 127.25.254.250/24 添加网络设备
图形方式设定ip
网络设备设定ip的方式有两种:
(1) dhcp 动态获取,ip不固定
(2)static 静态ip为操作者自行设定,ip固定
nm-connection-editor
systemctl stop 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systemctl start NetworkManager
如图:
选择dhcp为动态网络 选择manual为静态网络,ip需要自行手动输入
保存后close
2.nmtui ##当系统没有图形时,可以用此命令开启网络设定的ui界面
进入edit a connection–> Delete–>add 或Edit a connection–>Edit…
Add ##不需要重启
Edit ##需要重启
profile name :butterfly链接名称
Device:eth0 添加设备
pv4 CONFIGURATION <Manual> ##选择静态网络,ip需要手动输入
address:172.25.254.145/24 ##输入ip与子网掩码
<ok>---> <Quit>
查看ip是否修改成功
nmtui
ifconfig
编辑配置文件
vim /etc/sysconfig/networl-scripts/ifcfg-eth0
ps:有些主机的配置文件是ifchg-br0
(1)动态获取网络(自动)
1)编辑配置文件
dhcp 自动
2)重启服务
3)查看
(2)静态获取网络(手动)
编辑配置文件
ifcfg-xxxx
DEVICE=xxx ##设备名称
BOOTPROTO=dhcp|static|none ##设备工作方式
ONBOOT=yes ##网络服务开启时自动激活网卡
IPADDR= ##ip地址
PREFIX=24 ##子网掩码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NAME=
2)重启服务
3)查看
路由的基本知识
1.路由概念
路由: 跨越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一个互联网络来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路由器:能够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并在转发过程中选择最佳路径的设备
路由表:在路由器中维护的路由条目,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做路径选择
直连路由:当在路由器上配置了接口的IP地址,并且接口状态为up的时候,路由表中就出现直连路由项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配置的,是单向的。
默认路由:当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找不到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路由器把请求转发到默认路由接口 .
2.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特点
静态路由特点:
路由表是手工设置的;
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
路由表的形成不需要占用网络资源;
适用环境:一般用于网络规模很小、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
默认路由特点:
在所有路由类型中,默认路由的优先级最低
适用环境:一般应用在只有一个出口的末端网络中或作为其他路由的补充
浮动静态路由:
路由表中存在相同目标网络的路由条目时,根据路由条目优先级的高低,将请求转发到相应端口;
链路冗余的作用;
3.路由器转发数据包时的封装过程
源IP和目标IP不发生变化,在网络的每一段传输时,源和目标MAC发生变化,进行重新封装,分别是每一段的源和目标地址
4.要完成对数据包的路由,一个路由器必须至少了解以下内容:
1)目的地址
2)相连路由器,并可以从哪里获得远程网络的信息
3)到所有远程网络的可能路由
4)到达每个远程网络的最佳路由
5)如何维护并验证路由信息
6)路由和交换的对比
路由工作在网络层
a)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
b)路由选择
c)路由转发
交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d)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
e)硬件转发
一.给路由器添加网卡
ps: 一个路由器需要至少两个网卡,所以我们要给node1(desktop)添加一个网卡(必须要在root用户下进行)
搭建实验:
node1(desktop)为路由器
输入密码
给desktop分配网卡
查看
进入node1(desktop)
路由器的测试
查看真机的ip
查看node2(server)的ip
用node(2)ping真机ip
发ping不同 说明不处于同一区域
路由器两个网卡的设置
node1配置网卡信息
配置第二块网卡
重启服务
查看网络配置信息
测试主机和node2是否可以跟node1 ping通
真机和node2,都可以和node1 ping通但是node2仍然不能ping通主机
给node2主机设置网关
查看网关设置:
开启火墙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