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的系统提供的一组集合,这组集合包含: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测试用例不能以发现bug为准,也可以是用来验证功能
2:评价测试用例的标准:对比好坏代码的评价标准
- 用例表达清楚,无二义性。
- 用例可操作性强。
- 用例的输入与输出明确。
- 一条用例只有一个预期结果。
- 用例的可维护性好。
- 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高,暴露程序Bug的能力强力
3:测试用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 测试执行者的依据
- 使得工作可重复,自动化测试的基础
- 评估需求覆盖率
- 用例的复用
- 积累测试的方法思路以供后续借鉴
4: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 基于需求的设计方法
- 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书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验证程序是 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 无效等价类:根据需求说明书,不满足需求的集合。
等价类只考虑输入域的分类,没有考虑输入域的组合,需要其他的设计方法和补充。
- 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 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1)输入框长度为1-11,取边界值为:1、11、12、0
2)运动员的参赛项目为1-3项,取边界值为:0项、1项、3项、4项
3)查询面页面有999行,每50行为一页,取边界值为:输出0行、1行、50行、51行、999行、1000行
边界值(开区间,闭区间)
- 因果图
- 正交排列
- 场景设计法
- 错误猜测法
5:测试用例的有效性
6:测试用例的粒度和评价
粒度:测试用例编写的详细程度
主要考虑可以参考如下内容:
产品的质量要求
项目对用例的要求
测试时间和资源是否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