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三范式及连接池

消除重复数据减少冗余数据,从而让数据库内的数据能划分的更合理,

数据库三范式

  1. 1NF:字段不可分;举例 用户表中存在地址信息,地址需要精确到省区市,则需要三个字段,而不能用一个地址字段代替;
  2. 2NF:有主键,非主键字段依赖主键;
  3. 3NF:非主键字段不能相互依赖;
    用户表中工作,工作描述两个字段;需要拆分表结构; 工作描述依赖于工作;jobid关联;

如何避免多表联查

往复的使用多表联查,势必对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谓冗余字段,就是在主要的信息上,添加上一些辅助的字段(比如搜索框中的搜索关键字,列表中的列表项等,这些信息都是由其他主体或业务上来的),用添加列的方式,来替换掉使用left join 或 inner join的方式获取数据,实现列表数据或报表数据的展示。

这种方式是违背了数据库三范式的设计的,可能只是满足了三范式中的第一范式或者满足了第一,第二范式。这种方式在实现上,需要在数据录入的时候,将所需的信息都得到,并放入到相应的列上。

MySql数据库连接池专题

数据库连接池(Connection pooling)是程序启动时建立足够的数据库连接,并将这些连接组成一个连接池,由程序动态地对池中的连接进行申请,使用,释放。

个人理解:

创建数据库连接是一个很耗时的操作,也容易对数据库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集中创建多个数据库连接,并把他们集中管理,供程序使用,可以保证较快的数据库读写速度,还更加安全可靠。

第一、连接池的建立。

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连接池会根据系统配置建立,并在池中创建了几个连接对象,以便使用时能从连接池中获取。

连接池中的连接不能随意创建和关闭,这样避免了连接随意建立和关闭造成的系统开销。Java中提供了很多容器类可以方便的构建连接池,例如Vector、Stack等。

第二、连接池的管理。

连接池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连接池内连接的分配和释放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其管理策略是:

  1. 当客户请求数据库连接时,首先查看连接池中是否有空闲连接,

    如果存在空闲连接,则将连接分配给客户使用;

    如果没有空闲连接,则查看当前所开的连接数是否已经达到最大连接数,如果没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请求的客户;

    如果达到就按设定的最大等待时间进行等待,如果超出最大等待时间,则抛出异常给客户。

  2. 当客户释放数据库连接时,先判断该连接的引用次数是否超过了规定值,

    如果超过就从连接池中删除该连接,否则保留为其他客户服务。

该策略保证了数据库连接的有效复用,避免频繁的建立、释放连接所带来的系统资源开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