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数据传输形式
-
第一代:电路交换:共同维护逻辑的一条链路-仅仅供两端设备之间访问,如果链路未释放,其他终端仍然无法使用链路
-
第二代:报文交换:在传输数据外面,添加发送者的信息,以实现报文的精确转发。
-
第三代:分组转发:将每个数据的大小进行定义,按照相同大小数据进行转发
维护一个逻辑的链路—添加发送人信息—定义传输数据的大小
封装的头部=报头:每一层封装每一层报头,以实现每一层的功能
封装:打上头部的动作,称作数据封装
解封装:数据每经过一个层级,解开报头信息的动作,就称为数据解封装
OSI 开放式的系统互联
- 7、应用层-QQ-windows
作用:产生应用的数据 - 6、表示层–安卓-windows
作用:负责数据的编译,解码 - 5、会话层
作用:建立连接-维持连接-断开连接
------------------------------------------------------开发 - 4、传输层
作用:实现一个设备上不同应用区分-端口号=port 实现数据传输方式(TCP可以实现数据的纠错/UDP不行) - 3、网络层
作用:全球定位某台设备位置的=IP地址 - 2、数据链路层
作用:精确定位到对方=MAC - 1、物理层
作用:规范传输介质的标准–实现设备的连接
有电代表1,没电代表0
网线规格
- 一类:早期的电话线缆–2芯–56Kb
- 二类:可以传输语音-数据接收4芯-4兆
- 三类:4芯—10兆
- 四类:8芯—16兆
- 五类:增加了绝缘层—100M
- 超五类:增加了屏蔽层—250M–1000M
- 六类:中间加入塑料十字架–1G
- 超六类:增加屏蔽层–1G
- 七类:用于万兆网络—都是屏蔽双绞线—10G
网线制作规格
568A: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568B: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1236–空闲
光纤分类
单模光纤—玻璃丝-细=损耗小–距离远=开销高—适用于数据中心
多模光纤—玻璃丝-粗=损耗大–距离近=开销低—适用于企业网
有光代表1 没光代表0
冲突域问题
冲突域:在一定范围内,数据在发送/接收的过程中,产生了数据的冲突。
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
先听后发
边发边听
冲突停发
随机延时–2ms-216ms之间根据带宽进行计算
半双工:类似对讲机。
全双工:类似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