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侠小说的看法
武侠曾经是我们青春时期穿越时空的攀岩绳,只是如今当我们转身,发现那根绳索老去地垂挂着,并没有新的身影出现在那里。曾经,江湖是如此热闹——金庸的波澜壮阔、老谋深算,古龙的天马行空、剑走偏锋,梁羽生的古色古香、典雅隽永,恰如江湖三极,当仁不让;加上萧逸的高山流水、温瑞安的少年张扬、司马翎的气势逼人、黄易的时空交错……交相辉映、各领风骚。江湖,其实已经沉寂很久很久了,久得令我们开始怀疑,它到底还有没有足够的内功可以醒过来?
武侠小说同中国武术一样,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文化宝库的一件瑰宝。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描写的是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武功。被我们所熟悉的武侠小说的作家无非是金庸、古龙等,他们的小说也只能被称为新武侠小说。但在我们90后小时候,还有我们家长所熟悉的武侠小说无一不是香港作家的作品,基本也都是香港演员在演、在拍。也直到现在才在新文学的角度出现了像步非烟这类的武侠奇幻小说家,但她毕竟不如金庸之类的有名气。而且我们现在翻来覆去看的都是原来的那些武侠小说拍出来的电视剧、电影。为什么武侠一直停滞不前?又为什么这么多年武侠小说基本都是冰封在香港台湾呢?
现在的社会多为浮夸,快节奏的生活让忙碌的人群都失去了当年面对武侠的热爱,转而都在忙碌在学业、工作上;而武侠小说的内容较张扬、较血腥,不符合当今社会"闭塞"的思想,当然,如此禁锢武侠小说也是当今武侠小说虽大量出版,其中精品并不多,似古龙、金庸、这类好作品很少,大多都是滥竽充数之品,所以武侠小说就常被归为"不营养的小说"。但不能因此就把武侠小说一棍子打倒,把它贬得一文不值。
其实,就金庸武侠小说来说,其内容也包含历史文化知识等,不止是单一的描写打斗场面,其实武侠小说不止是中国人心中的梦,也是吸取少量文化知识的源头。武侠小说是一种载体,而就金庸的武侠小说来说,其作品高于其他人的原因,除了语言的优美凝练,情节上的跌宕起伏外,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作品所承载的思想。金大侠的小说,语言和情节不愧为文学大师的称号,其笔下的人物,以及透过情节和人物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却都让我们牢记心中。
再对比那些时下的网络小说。就说网络武侠,却是看完后连主角的姓名都忘记了。能让我们记住的角色,决不是因为他们的名字起的好,而是他们向读者展现的精神品质,他们的人格魅力,让他们走出小说,站在我们面前,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因而使我们印象深刻。而这,正是金庸等一类武侠作家高于其他作者的地方。
金庸曾评价武侠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其实了解武侠小说也是增加正义感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幻想自己是一名大侠,只要能适当的领略武侠小说的魅力所在,对现代人的影响还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在冷兵器消逝的年代,拳脚功夫已经落伍了,就像《断魂枪》中老舍说"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它有自我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地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由于个人的自私保守,祖国有多少宝贵的遗产都被埋葬掉了。"所以,武侠小说不会消失,也不能消失,即使他是一个时代巅峰的产物,但同时也是在现当代失去武术传统的年代一些一般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