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岁之前,是后天免疫机制迅速发育的时期,T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占比,比成年人多3倍,在4岁到15岁之间淋巴细胞逐渐的减少,直到与成年人一样。也就是说,4岁之后,孩子的T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占比应该回到35%--41%,如果孩子的免疫机制处于亢奋敏感,持续地高于这个比例,就会造成孩子各种过敏现象出现,最为常见的花粉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肠道过敏等。
孩子到了发育期间,免疫机制有机会重新自我调整,达到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平衡,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的平衡,过敏现象就会消失。但是如果生活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免疫机制没有机会得到充分的调整,就会逐渐产生免疫细胞对于自身的攻击,也就奠定了日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例如青年时期出现的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这些疾病也许在年轻的时候表现出来,也有一些一直到老年时期,才形成了老年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影响老年健康。
孩子过敏的原因主要是代表后天免疫机制的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代表先天免疫机制的粒细胞比例降低。本来专门负责抵御病毒的T淋巴细胞,由于过盛而越俎代庖,替代了粒细胞的功能。一般花粉、粉尘、动物的皮毛、霉菌在正常情况下,T细胞的识别系统,将它们作为一般抗原,产生轻微的免疫应答即可清除。例如,咳嗽可以帮助我们排出进入呼吸道的粉尘,也许打一个喷嚏已经帮助我们清除花粉。但是T淋巴细胞增多过盛,会将这些微不足道的抗原,识别为严重入侵行为,对B细胞发出指令,使其迅速产生过敏抗体。在皮肤粘膜上表现出红肿瘙痒,在支气管上表现为咳嗽,在鼻子上的表现是打喷嚏、鼻塞。而且这些具有记忆的B细胞,记住了这些反应,当再次处于同样情形中,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排斥反应。这些反复过敏的现象,伴随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有些过敏性的鼻炎,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孩子发育过程中精力旺盛,淋巴细胞的数量也会随之上升,但是过剩的精力得以消耗掉,淋巴细胞的数量也会随之下降,这是训练机体免疫机制自我平衡的机制。如果孩子过度优越,没有压力,无法释放过盛的精力,免疫机制就会持续的上升,成为亢奋敏感的免疫机制。
过去的孩子们生活,没有电视,没有游戏机,大部分的活动是在户外,小小年纪,已经跟在大哥大姐后面玩耍了。为了得到一些零食,需要到河里捉鱼虾,晒干,或是做一些高粘度的面筋,放在竹竿的头上,从高高的树上黏住知了,在火上烧烤。为了获得一颗糖,可能需要跑很远的路,才能买到。现在的孩子很少户外活动,童年美好时光大都是在游戏机里度过的。他们太容易获得食物和零食,一边打游戏,伸手就可以得到零食。家长们过于溺爱他们,很少让他们参与大人的劳动,在他们消耗体力之后,迅速补充体力的能力没有机会得到锻造。这些孩子交感神经很少得到振奋,大多处于懒散的以副交感神经主导生活状态,致使他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免疫过盛。
1990年我赴澳大利亚留学,这是个气候适宜四季花开的国度,可是那里的儿童花粉过敏病十分严重,许多学校在春天花粉季节就需要停课几天,以免孩子们在学校发病。那个时候的中国,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邻居的孩子如果哮喘、过敏,大多被认为是遗传,很难治愈。后来我去了新加坡,发现那里的孩子过敏性鼻炎也十分严重。再回到中国的时候,那些9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已经和澳大利亚、新加坡一样,花粉病、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到处可见。
经常有母亲们诉说他们的孩子一到春天就全身红疹,有的孩子常常吃东西拉肚子,还以为是吃错了东西,有的孩子在他们家乡对某种花粉过敏,只好到了春季,飘散这种花粉的季节,母亲们就带着孩子住到外地。其实审视一下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恢复免疫的平衡,才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童年,保障他们具有健康的一生,才是真正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