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 IO多路复用】epoll的底层原理详解

epoll 是一种高效的 I/O 多路复用机制,广泛用于 Linux 系统中,用于处理大量并发的文件描述符。它比传统的 selectpoll 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并发连接时。

1.epoll的设计思路

epoll是在select 出现 N 多年后才被发明的,是select 和 poll(poll 和 select 基本一样,有少量改进)的增强版本。epoll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改进效率:

  1. 措施一:功能分离

  2. select 低效的原因之一是将“维护等待队列”和“阻塞进程”两个步骤合二为一。

        如上图所示,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这两步操作,然而大多数应用场景中,需要监视的socket相对固定,并不需要每次都修改。

        epoll将这两个操作分开,先用epoll_ctl 维护等待队列,再调用epoll_wait 阻塞进程。显而易见,效率就能得到提升。

        为方便理解后续的内容,我们先了解一下epoll的用法。如下的代码中,先用epoll_create 创建一个epoll对象 epfd,再通过epoll_ctl 将需要监视的socket添加到 epfd 中,最后调用epoll_wait 等待数据:

int s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bind(s, ...) 
listen(s, ...) 
 
int epfd =epoll_create(...); 
epoll_ctl(epfd, ...); //将所有需要监听的socket添加到epfd中 
 
while(1){ 
    int n =epoll_wait(...) 
    for(接收到数据的socket){ 
        //处理 
    } 
}

功能分离,使得epoll有了优化的可能。

措施二:就绪列表

        select低效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程序不知道哪些socket收到数据,只能一个个遍历。如果内核维护一个“就绪列表”,引用收到数据的socket,就能避免遍历。

如上图所示,计算机共有三个socket,收到数据的sock2和sock3 被就绪列表rdlist 所引用。当进程被唤醒后,只要获取rdlist 的内容,就能够知道哪些socket收到数据。

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