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常用命令-(>、>>、echo、head、tail、ln、history、date、cal、find、locate、grep、gizp、gunzip、zip、unzip、tar)基本介绍

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中常用的命令操作,包括文件管理如输出重定向、追加、查看文件头部和尾部内容;链接管理如软连接的创建与删除;历史记录的查看;日期和时间的显示与设置;日历的查看;文件查找;快速定位文件路径;内容过滤查找;以及文件的压缩、解压和打包等。适合初学者快速掌握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指令和>>指令
基本介绍:
1.> 输出重定向:会将原来文件的内容覆盖掉。
2.>>追加:不会覆盖原来文件的内容,而是追加到文件的尾部。
基本语法:
1)ls -l >文件 (列表中的内容写入文件当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来我们在像刚才的a.txt文件中>重定向一些新的内容。这时我们就会看到a.txt中的内容不是上一次重定向输出的内容,而是第二次重定向输出的内容,因为第一次的内容已经被覆盖掉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 ls -l > a.txt 的时候,如果a.txt本身就存在,那么就会将文件覆盖,不存在就会创建一个a.txt文件。

2)ls -l >>文件 (列表的内容追加到a.txt文件当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cat 文件 1> 文件2 (将文件1的内容覆盖到文件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cat 文件1 >> 文件2 (将文件1的内容追加到文件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echo命令

基本介绍: echo输出内容到控制台。
基本语法: echo 【选项】 【输出内容】
使用echo命令输出当前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head命令

基本介绍: 用于显示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容,默认情况下显示文件的前10行内容。
基本语法:

1)head 文件 (查看文件的前10行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head -n 5 文件 (查看文件的前5行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tail命令

基本介绍: tail用于输出文件中尾部的内容,默认情况下tail命令显示文件的后10行内容。
基本语法:
1)tail 文件 (显示文件的后10行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tail -n 5 文件 (显示文件的后5行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tail -f 文件 (实时跟踪该文件的所有更新,工作经常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ln命令

基本介绍: 软连接也叫符号链接,类似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主要存放了链接其他文件的路径。
基本语法:
1)ln -s 【原文件或目录】 【软连接名】 (给源文件创建一个软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删除软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history命令

基本介绍: 查看已经执行过的命令,也可以执行历史命令。
基本语法:
1)history (查看已经执行过的历史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history 10 (查询最近执行的10条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06 (执行在历史命令中编号为306的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date命令

基本介绍: 显示当前日期,设置时间
基本语法:
1)date (显示当前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date “+%y-%m-%d %H:%M:%S” (显示年月日时分秒,按照规定的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date -s 字符串时间

8、cal指令

基本介绍: 查看日历指令
基本语法:
1)cal 【选项】 (显示当前日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cal 2018 (显示2018年的日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find命令

基本介绍: find命令将从指定目录向下递归的遍历其各个子目录,将满足条件的文件或者目录显示在终端。
基本语法:
find 【搜索范围】 【选项】
选项:
-name (按照指定的文件名查找模式查找文件)
-user (按照属于指定用户查找文件)
-size (按照指定文件大小查找文件)
1)find /home/ -name a.txt (查找home目录下名字问a.txt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find /home/ -user pangkun (在home目录中查找,属于pangkun该用户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find /home/ -size +20 (查找home目录中文件大小超过20M的文件。+n大于、-n小于、n等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locate命令

基本介绍: locate命令可以快速定位文件路径。locate命令利用事先建立起的系统中所有文件名称及路径的locate数据库实现快速定位给定的文件。locate无需遍历整个文件系统,查询速度快,为了保证查询结果的正确性,管理员必须定期更新locate。
注:由于locate基于数据库查询,所以第一次运行前,必须使用update指令更新locate数据库。
基本语法:
locate 搜索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grep命令和管道符号 |

基本介绍: grep 过滤查找,管道符号 | ,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处理结果输出传递给后面的命令处理。
基本语法:
grep 【选项】 查找内容 源文件
常用选项:
-n 显示匹配及行号
-i 忽略大小写字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gzip/gunzip命令

基本介绍: gizp 压缩文件 gunzip解压文件
基本语法:
gzip 文件 (压缩文件,只能将文件压缩成*.gz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当我们用gzip压缩文件时,系统不会保留源文件。
gunzip 文件.gz (解压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zip/unzip命令

基本介绍: zip用于文件压缩,unzip用于文件解压。
基本语法:
1)zip【选项】 xxx.zip 需要压缩的文件或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unzip【选项】 xxx.z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zip常用选项:
-r :递归压缩,压缩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nzip常用选项:
-d:解压后文件的存放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tar命令

基本介绍: tar是打包命令,最后打包的文件时.tar.gz文件。
基本语法:
tar 【选项】 xxx.tar.gz 打包的内容
常用选项:
-c 产生打包文件
-v 显示详细信息
-f 指定压缩文件名
-z 打包同时压缩
-x 解包.tar文件

1)压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解压(当前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解压指定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bzip格式压缩,解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我们首先对代码进行解析,注意代码中可能存在一些笔误(如88应为&&,pBuffr应为pBuff[,LoopCnt In应为LoopCnt++等)。解析后需要提出3-5个相关问题。 代码解析: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循环缓冲区(Circular Buffer)的写入操作,并计算当前缓冲区的负载百分比,同时记录最大负载。 步骤分解: 1. 条件检查:确保this指针有效,缓冲区指针pBuff有效,缓冲区大小Buffsize不为0,且头指针Head和尾指针Tail都在缓冲区大小范围内(这里88应该是&&的笔误)。 2. 如果条件满足,则将数据Data写入缓冲区当前Head位置(pBuffrthis->Head]应该是pBuff[this->Head]的笔误),然后LoopCnt In++(应该是LoopCnt++,表示写入次数增加)。 3. 如果不满足条件,则直接返回(不执行写入)。 4. 写入后,Head指针自增,如果自增后超过或等于Buffsize,则将Head重置为0(实现循环),否则什么也不做(Head已经更新)。 5. 计算当前缓冲区中的数据量(Temp): - 如果Head大于Tail,则数据量是Head - Tail(连续空间)。 - 如果Head小于Tail,则数据量是(Buffsize - Tail) + Head(因为数据在缓冲区的尾部和头部连续存放)。 - 如果相等,则Temp设置为Buffsize(注意:这里当Head等于Tail时,可能是缓冲区满,也可能是空,但这里直接视为满,这在实际中需要额外状态区分)。 6. 计算当前负载百分比:CurBuffLoad = (Temp * 100) / Buffsize,并将结果强制转换为UINT8类型(注意:这里可能会有精度损失,因为Temp*100/Buffsize可能是小数,但整数除法会截断,然后转换为8位无符号整数)。 7. 如果当前负载大于记录的最大负载MaxBuffLoad,则更新最大负载。 问题点: - 条件检查中,88应该是&&,否则逻辑错误。 - pBuffrthis->Head]应该是pBuff[this->Head]。 - LoopCnt In++应该是LoopCnt++。 - 在计算Temp时,当Head等于Tail时,直接认为缓冲区满(Temp=Buffsize)是不准确的,因为当缓冲区为空时,HeadTail也是相等的。所以这里需要额外的状态来区分是满还是空。 - 负载百分比计算使用整数除法,可能不够精确,且转换为UINT8可能会溢出(如果Temp*100/Buffsize大于255,则会被截断)。 根据以上解析,我们提出以下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 1. 在循环缓冲区中,当头指针(Head)和尾指针(Tail)相等时,如何区分缓冲区是满还是空? 2. 代码中将缓冲区负载百分比转换为UINT8类型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避免? 3. 在条件检查语句中,为什么需要同时检查this->pBuff和this->Buffsize?如果Buffsize为0会导致什么问题? 4. 如何修改代码以防止在缓冲区满时覆盖已有数据? 5. 代码中计算当前缓冲区数据量(Temp)的逻辑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出错?应如何改进?</think>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循环缓冲区的数据写入操作,并动态计算缓冲区负载。以下是关键解析和修正建议: ### 核心功能解析 1. **缓冲区写入条件检查**(修正后): ```c if((this != NULL) && (this->pBuff != NULL) && (this->Buffsize != 0) && (this->Head < this->Buffsize) && (this->Tail < this->Buffsize)) // 88应为&& ``` 2. **数据写入操作**(修正后): ```c this->pBuff[this->Head] = Data; // pBuffr应为pBuff[ this->LoopCnt++; // LoopCnt In应为LoopCnt++ ``` 3. **头指针循环更新**: ```c if((++this->Head) >= this->Buffsize) this->Head = 0; // 缓冲区回绕 ``` 4. **缓冲区负载计算**: ```c if(this->Head > this->Tail) Temp = this->Head - this->Tail; // 无回绕情况 else if(this->Head < this->Tail) Temp = this->Buffsize - this->Tail + this->Head; // 回绕情况 else Temp = this->Buffsize; // 头尾重合视为满(有缺陷) ``` 5. **负载百分比更新**: ```c this->CurBuffLoad = (UINT8)(Temp * 100 / this->Buffsize); // 转换为百分比 if(this->CurBuffLoad > this->MaxBuffLoad) this->MaxBuffLoad = this->CurBuffLoad; // 更新历史最大值 ``` ### 关键问题与修正建议 1. **缓冲区满状态误判**(严重缺陷): - 当`Head == Tail`时,实际可能是**空缓冲区**(初始化状态)或**满缓冲区** - 修正方案:添加`isFull`标志或保留一个空位区分状态 2. **数据覆盖风险**: - 代码未检测缓冲区满状态,可能导致旧数据被覆盖 - 建议增加满缓冲区检查:`if((Head+1)%Buffsize == Tail) return BUFFER_FULL;` 3. **类型转换缺陷**: - `UINT8`可能溢出:当`Temp*100/Buffsize > 255`时数据截断 - 优化方案:使用`UINT16`存储百分比或添加范围检查 4. **边界条件缺陷**: - `Head/Tail`未重置保护:极端情况下指针可能超过`Buffsize` - 建议:所有指针更新使用模运算`Head = (Head+1) % Buffsiz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