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安装MySQL 8.0.36

Linux安装MySQL 8.0.36

0. 不知道选择什么版本的MySQL?

根据服务器系统选择对应的MySQL版本: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1929714/article/details/136717388

1. 创建MySQL安装目录、文件存放相关目录

创建安装路径以及存放文件相关路径:

mkdir -p /my_soft/db/mysql/mysql-8.0.36/{
   
   data,log,conf,lock,tmp,sockets} && mkdir -p /my_soft/db/mysql/mysql-8.0.36/log/{
   
   error,binlog,slow_query,redo,undo,relay} && mkdir -p /my_soft/db/mysql/mysql-8.0.36/sockets/{
   
   mysqld,xplugin}

参数说明:

  • lock:指定了MySQL服务器的锁定目录。
  • mysql-8.0.36:这里的 mysql-8.0.36 我用MySQL版本号命名
  • log子路径:按照功能创建文件夹
  • sockets子路径:socket文件时临时文件,按照服务来创建socket文件的临时存放的文件夹

2. 上传MySQL至服务器、解压MySQL到指定目录

2.1 上传文件至服务器

上传文件至服务器,位置自选,我的位置是/my_soft/db/mysql/

上传后查看如下:

cd /my_soft/db/mysql && 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解压MySQL到指定目录

解压执行命令:

tar -xvf /my_soft/db/mysql/mysql-8.0.36-linux-glibc2.28-x86_64.tar.xz -C /my_soft/db/mysql && cd /my_soft/db/mysql && 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tar命令中,-xvf是三个选项的组合。下面解释这些选项的含义:

  • -x: 表示解压缩(或提取)操作,即从tar存档文件中提取文件。
  • -v: 表示详细模式,它会显示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包括文件名、大小等。
  • -f: 表示指定后跟的参数为tar存档文件的名称。
  • –overwrite:选项用于强制覆盖目标目录中已存在的同名文件。
  • -C:指定了解压缩后的文件应该被提取到的目标目录。

2.3 拷贝解压文件到MySQL安装目录

解压完成后,将文件夹mysql-8.0.36-linux-glibc2.28-x86_64的内容移动到mysql-8.0.36,不要用 mv,如果在重命名文件夹时,新的文件夹名称已经存在,mv 命令将会把原始文件夹移动到新的文件夹内。使用rsync命令递归地复制解压文件夹mysql-8.0.36-linux-glibc2.28-x86_64内容到mysql-8.0.36,完成之后删除解压文件夹mysql-8.0.36-linux-glibc2.28-x86_64*

rsync -av --remove-source-files /my_soft/db/mysql/mysql-8.0.36-linux-glibc2.28-x86_64/ /my_soft/db/mysql/mysql-8.0.36/ && rm -r /my_soft/db/mysql/mysql-8.0.36-linux-glibc2.28-x86_64 && cd /my_soft/db/mysql&& 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令解析:rsync命令用法

rsync -av --remove-source-files old_folder_name/ new_folder_name/ && rm -r old_folder_name

这个命令将先使用 rsync 命令递归地复制源文件夹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到目标文件夹中,并在复制完成后执行 rm -r 命令来删除源文件夹及其内容。在上述命令中,参数的含义如下:

  • -a: 递归地复制所有文件和子目录,保留文件属性、权限等。
  • -v: 显示详细输出,以查看正在进行的操作。
  • –remove-source-files: 在复制完成后,从源文件夹中删除已复制的文件。

注意:最后的斜杠 / 是必需的,它用于指定要复制的文件夹的内容而不是整个文件夹本身。确保将 old_folder_name 替换为源文件夹的实际名称,new_folder_name 替换为目标文件夹的实际名称。

3. 创建MySQL用户及用户组

注意:在创建用户和用户组时,请确保使用适当的安全性措施,并为用户设置合适的权限和访问限制。

3.1 创建用户组

在设计用户组命名规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命名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1. 易于理解和识别:选择具有描述性的名称,能够清晰地表达用户组的职责、权限或关联。使用有意义的词汇和术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命名。

  2. 角色或职责导向:命名应基于用户组的角色或职责,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功能和权限。例如,可以使用 “dev” 表示开发人员组,“admin” 表示管理员组等。

  3. 层级结构:如果你的系统需要多层次的用户组结构,可以采用层级的方式来命名。例如,可以使用 "sales"作为顶级用户组,然后在其下创建子用户组如 “sales_representatives” 和 “sales_managers”。

  4. 统一前缀或后缀:为了更好地标识用户组,可以使用统一的前缀或后缀。例如,所有与数据库相关的用户组可以使用以 “db_” 开头的命名,或者以"_group" 结尾等。

  5. 简洁明了:尽量保持名称简短,并尽量使用常见的缩写或约定俗成的命名方式,以提高可读性和易记性。

  6. 避免冲突:确保用户组名称在系统中唯一,避免与已有的用户组或其他标识符冲突。

  7. 标准化文档:建议记录和维护一个命名规范文档,以便团队成员了解和遵循统一的命名约定。


最重要的是,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用户组命名规范。这样可以提高权限管理的一致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使团队成员更容易理解和使用这些用户组。

创建用户组,mysql_rwx_group(读+写+执行),由用户组来管理MySQL用户:

sudo groupadd mysql_rwx_group && cat /etc/group

注意:目录的权限和归属权限的结构,从左到右对应,属主,属组,其他用户,每个对应三个权限。因此没有必要建一个mysql_r_group(读)的用户组,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用户组的权限等价于其他用户。这里不懂得可以看本文后面的章节:6. 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令解析:创建用户组

执行以下命令创建新的用户组,其中<group_name>是您想要创建的用户组的名称:

sudo groupadd <group_name>

命令解析:删除用户组

执行以下命令来删除用户组:

sudo groupdel <group_name>

在上述命令中,将 <group_name> 替换为要删除的实际用户组名称。

如果用户组不存在或者无法删除(因为它仍然包含成员),则可能会显示一条错误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选择先将用户从用户组中移除,然后再删除用户组。

执行以下命令将用户从用户组中移除:

sudo gpasswd -d <username> <group_name>

<username> 替换为要移除的用户名,<group_name> 替换为目标用户组的名称。再次尝试删除用户组。

注意:删除用户组时,请确保该用户组不再需要,并且没有任何关联的文件、目录或进程依赖于该用户组。删除用户组后,与该用户组相关的文件和权限也将被删除。务必在操作前进行适当的备份和确认,并谨慎行事,以避免不可逆的数据丢失或系统不稳定。

命令解析:查看用户组

使用 cat 命令结合 /etc/group 文件来查看所有用户组:

cat /etc/group

3.2 创建MySQL用户、并设置密码

创建MySQL用户mysql_rwx_hk并设置密码:

sudo useradd mysql_rwx_hk && sudo passwd mysql_rwx_hk

输入上述命令后,系统会提示您输入新用户的密码。请按照提示设置密码,并确认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令解析:查看用户

使用 cat 命令结合 /etc/passwd 文件来查看所有用户,/etc/passwd 文件包含了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息,每个用户对应一行记录:

cat /etc/passwd

命令解析:删除用户并同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即/home目录下的用户目录

在Linux系统中,要删除用户并同时删除用户的家目录,你可以使用userdel命令的-r选项。这会删除用户及其关联的文件和目录。

sudo userdel -r 用户名

3.3 将MySQL用户添加到用户组

更改mysql_rwx_hk用户的主用户组为mysql_rwx_group用户组,并删除创建用户时自动生成的同用户名的主用户组mysql_rwx_hk,然后查看mysql相关的用户组:

sudo usermod -g mysql_rwx_group mysql_rwx_hk && sudo groupdel mysql_rwx_hk && cat /etc/group | grep 'mysq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令解析:为新用户添加附加用户组

将用户添加到一个用户组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usermod -aG <group_name> <username1>

其中 <group_name> 是目标用户组的名称,<username1> 是要添加到该用户组的用户名。

注意:使用 -aG 选项会将指定的用户追加到目标用户组的附加用户列表中,而不会覆盖其现有的附加用户组。这样,这些用户将成为指定用户组的成员。

命令解析:查看用户组

例如,假设您要查看用户组 <group_name>,请运行以下命令:

cat /etc/group | grep '<group_name>'

使用 cat 命令读取 /etc/group 文件,文件中的每一行记录表示一个用户组,包括组名、组密码(通常为空)。

比如查看mysql相关的用户组(可以发现创建'mysql_rwx_hk'用户的同时,自动创建了同名的用户组'mysql_rwx_hk'):

cat /etc/group | grep 'mysq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每个组的名称(如 group1、group2、group3),以及组密码(表示为 x,实际密码存储在 /etc/shadow 文件中)。最后,每个组都列出了属于该组的用户列表。

在某些系统中,用户组的命名规则可能与用户名相同或类似,导致在 /etc/group 文件中看到用户组名称与您的用户名相匹配,如图中的'mysql_rwx_hk'

这是因为在某些 Linux 发行版中,默认情况下会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同名的用户组,用于归属该用户。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独立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还是主用户组),方便管理权限。因此,在输出的 /etc/group 文件中,您可能会注意到您的用户名在最左侧也列出了对应的用户组。这是正常情况。

命令解析:更改用户的主用户组为指定用户组

在更改用户的主用户组后,可能需要注销并重新登录才能使更改生效)以下是更改主用户组的步骤,不更改执行groupdel删除主用户组时会报错groupdel: cannot remove the primary group of user 'username')。

确认用户当前所属的用户组以及主用户组,将命令中的 “用户名” 替换为您想要更改主用户组的实际用户名:

id 用户名

更改用户的主用户组:

sudo usermod -g 新的用户组 用户名

4. 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4.1 设置目录及其子文件的属主、属组

设置/my_soft/db/mysql目录及其子文件的属主为mysql_rwx_hk,属组为mysql_rwx_group

chown -R mysql_rwx_hk:mysql_rwx_group /my_soft/db/mysql && cd /my_soft/db/mysql && ll && cd /my_soft/db/mysql/mysql-8.0.36 && ll

注意:用户也要改,用户root改为mysql_rw_hk,因为后面初始化MySQL也是用mysql_rw_hk用户,否则初始化生成日志的时候,会没有权限操作文件,因为新文件创建的属主和属组还是roo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设置目录及其子文件的权限

/my_soft/db/mysql目录及其子文件分配权限,给属主(u)和属组(g)分配读、写、执行权限,给其他用户(o)分配读和执行权限:

chmod -R ug=rwx /my_soft/db/mysql && chmod o=rx /my_soft/db/mysql && cd /my_soft/db/mysql/mysql-8.0.36/ && cd /my_soft/db/mysql/mysql-8.0.36 && 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命令解析:查看文件/目录的权限和归属

使用ll就可以查看文件/目录的权限和归属

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目录的权限和归属权限的结构

目录的权限和归属权限的结构是这样划分的,从左到右对应,属主,属组,其他用户,每个对应三个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补充:认识三种访问权限、三种角色

访问权限:

  • 读取r:允许查看文件内容、显示目录列表
  • 写入w:允许修改文件内容,允许在目录中新建、移动、删除文件或子目录
  • 可执行x:允许运行程序、切换目录归属

三种角色:

  • 属主(user): 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 属主(group): 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 其他用户

命令解析:设置目录与文件归属

在Linux系统中,你可以使用chown和chgrp命令来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owner)和所属组(group)。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用法示例:

  1. 更改文件所有者:
    chown newowner filename
    
  2. 更改文件所属组:
    chgrp newgroup filename
    
  3. 同时更改文件所有者和所属组:
    chown newowner:newgroup filename
    
  4. 递归更改目录中所有文件和子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
    chown -R newowner:newgroup directory
    
    :后面的部分表示所属组,如果你只想更改所属组而保持所有者不变,可以留空。如果你只想更改所有者而保持所属组不变,可以省略冒号前的部分。

命令解析: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chmod,chmod命令格式

chmod -R [ugoa] [+-=] [rwx] 文件或目录
  • [ugoa]: 表示用户类别,包括以下选项:
    • u 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user)
    • g 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group)
    • o 其他用户
    • a 所有用户(等同于 ugo 的组合)
  • [±=]: 表示操作符,包括以下选项:
    • + 添加权限
    • - 移除权限
    • = 设置权限,覆盖之前的权限设置
  • [rwx]: 表示权限,包括以下选项:
    • r 读权限
    • w 写权限
    • x 执行权限
  • [-R]: 如果你想使用 chmod 命令为文件、目录及其子目录设置权限,你可以使用 -R 选项,它表示递归操作。

权限及其对应符号,以及二进制表示方法

权限 符号 二进制
读、写、执行 rwx 111
读、写 rw- 110
读、执行 r-x 101
r– 100
写、执行 -wx 011
-w- 010
执行 –x 001
000

命令解析:删除用户及其权限

要删除用户及其权限,需要执行以下操作:

  1. 删除用户的登录账号:使用 userdel 命令来删除用户的登录账号。语法如下:

    sudo userdel -r 用户名
    

    其中,-r 选项将会连同用户的家目录一并删除。如果不需要删除用户的家目录,可以省略 -r 选项。

  2. 撤销用户的特权:使用 sudo 命令和编辑器打开 /etc/sudoers 文件,将该用户从该文件中的特权行中删除。请确保在编辑此文件时谨慎操作,以免影响其他用户或损坏文件。

    首先,以 root 用户身份打开 /etc/sudoers 文件(建议使用 visudo 命令,它可以检查文件的语法错误):

    sudo visudo /etc/sudoers
    

    找到包含用户特权的行(通常以 %组名 或 用户名 开头),将该行删除或注释掉(添加 # 符号在行首)。

    保存修改后的文件并退出编辑器。

  3. 撤销用户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使用 chownchgrp 命令修改用户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权和所属组。使用 -R 选项可以递归地将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一并更改。

    sudo chown -R 新的所有者:新的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路径
    

5. 配置MySQL环境变量及配置文件my.cnf

在Linux系统上,默认情况下,MySQL的配置文件通常被放置在/etc目录下。这是因为/etc目录是用于存放系统配置文件的标准位置。
然而,MySQL的配置文件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MySQL服务器在启动时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搜索配置文件,并选择第一个找到的配置文件进行加载。

以下是MySQL查找配置文件的顺序:

  1. 如果指定了 --defaults-file 选项,MySQL将使用该选项指定的配置文件路径。
  2. MySQL会查找 /etc/my.cnf/etc/mysql/my.cnf/usr/local/mysql/etc/my.cnf 文件,这是默认的全局配置文件。
  3. MySQL会查找在 $MYSQL_HOME/my.cnf 路径下的配置文件,其中 $MYSQL_HOME 是MySQL安装目录。
  4. MySQL还会查找用户主目录下的 .my.cnf 文件,例如 ~/.my.cnf ,这里存放的是特定用户的配置。

所以,虽然默认情况下建议将MySQL的配置文件放在/etc目录下,但是您仍然可以在其他位置创建并指定自定义的配置文件路径。只需确保MySQL能够找到并加载该配置文件即可。

我个人喜欢和安装目录放在一起,这样找起来比较方便。

5.1 配置MySQL环境变量

在Linux系统中,$MYSQL_HOME 是一个环境变量,用于指定MySQL的安装目录。默认情况下,MySQL并没有自动设置这个环境变量。不设置的话,使用mysql命令,会不识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希望使用$MYSQL_HOME作为 MySQL 配置文件的搜索路径,需要手动设置该环境变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设置:

  1. 打开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文件:

    vim ~/.bashrc
    
  2. 添加 MySQL 环境变量相关的配置:

    # MySQL Configuration
    MYSQL_HOME="/my_soft/db/mysql/mysql-8.0.36"
    MYSQL_UNIX_PORT="/my_soft/db/mysql/mysql-8.0.36/sockets/mysqld/mysql.sock"
    
    if ! [[ "$PATH" =~ "$MYSQL_HOME/bin:" ]]; then
    	PATH="$MYSQL_HOME/bin:$PATH"
    fi
    
    export PATH
    export MYSQL_HOME
    export MYSQL_UNIX_PORT
    

    参数解析:

    • 设置MYSQL_HOME变量:MySQL 安装目录
    • 设置MYSQL_UNIX_PORT变量:这个环境变量用于指定 Unix 套接字文件(Unix socket file)的路径。Unix 套接字文件是一种在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通常用于本地连接 MySQL 服务器。当你设置了MYSQL_UNIX_PORT环境变量后,MySQL 客户端和其他相关工具会识别这个环境变量,并使用其中指定的路径来连接 MySQL 服务器,而不是使用默认的 Unix 套接字路径。当你运行类似mysql -uroot -p的命令时,MySQL 客户端会检查MYSQL_UNIX_PORT环境变量,并使用其中指定的路径连接到 MySQL 服务器。不需要mysql -uroot -p --socket=/my_soft/db/mysql/mysql-8.0.36/sockets/mysqld/mysql.sock
    • 检查MYSQL_HOME是否已经在PATH中,如果没有,则将它添加到PATH的最前面
    • 使用export导出了变量,使其成为环境变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保存并关闭文件,然后运行以下命令使更改生效:

    source ~/.bashrc
    
  4. 验证是否生效:

    mysql --vers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述步骤,您已经设置了$MYSQL_HOME环境变量并将其指向MySQL的安装目录。

注意:即使设置了$MYSQL_HOME环境变量,MySQL也会按照一定顺序搜索配置文件,而不仅仅是检查$MYSQL_HOME/my.cnf路径。因此,确保在正确位置创建并命名配置文件以供MySQL找到和加载。

5.2 编写MySQL配置文件my.cnf

/my_soft/db/mysql/mysql-8.0.36/conf创建配置文件my.cnf

vim /my_soft/db/mysql/mysql-8.0.36/conf/my.cnf

my.cnf配置文件概览

配置文件启用 X Plugin相关配置,使用自定义socket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容如下

#
###
### my.cnf for MySQL 8.0.36版本
###
###     服务器配置:
###         - 2C4G(分配1G内存给MySQL),CPU为1颗(物理核心数)2核(逻辑核心数)
###         - 磁盘(通用型SSD云硬盘)50GB,单盘最大 IOPS 10000,单盘最大吞吐量 190MB/s
###
###     查看 服务器物理核心数/逻辑核心数 命令:
###         - Linux 查看物理核心数: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         - Linux 查看逻辑核心数:cat /proc/cpuinfo | grep "processor" | wc -l
###
###     注意:
###         - 个别建议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请自行判断,本人不对这些建议结果负相应责任
###         - 当配置中提到服务器有多个 CPU 核心时,通常是指物理核心而不是逻辑核心
###         - 逻辑核心数通常是物理核心数乘以每个物理核心的线程数(比如超线程技术下的线程数)
###         - 在一些支持超线程的 CPU 上,逻辑核心数可能会大于物理核心数
###
#


########################################################################################################################
###
### [client] 节:用于配置与 MySQL 客户端相关的参数。只影响 MySQL 客户端工具的连接行为。例如连接到 MySQL 服务器时使用的用户名、密码、主机等。
###
########################################################################################################################
[client]
# 设置连接 MySQL 客户端时要使用的套接字路径
#   套接字是通信两端之间的一种通信机制,用于进程间的通信
#
#   socket 文件路径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不完整会报错,如下:
#   ERROR 2002 (HY000): 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tmp/mysql.sock' (2)
#
#   这一般是由于修改了配置文件导致的,如修改“[mysql]”选项下的“socket”参数,而未指定“[client]”、“[mysql]”选项的“socket”参数而引起的,
#   导致mysql使用默认的socket文件位置去寻找socket文件,从而导致未找到socket文件而引发此错误。
#   解决办法是修改配置文件,将“[mysql]”、“[client]”、“[mysql]”选项的“socket”参数值,指向的socket文件路径完全一致即可。
socket = /my_soft/db/mysql/mysql-8.0.36/sockets/mysqld/mysql.sock

# 设置连接 MySQL 服务器的端口号
#   在 [client] 部分指定 port 参数将影响 MySQL 客户端连接 MySQL 服务器时所使用的端口
port = 3306

########################################################################################################################
###
### [mysql] 节:用于配置 MySQL 客户端相关的参数,类似于 [client] 节。只影响 MySQL 客户端的行为。例如监听的端口、数据存储路径等。
###
########################################################################################################################
[mysql]

# 设置连接 MySQL 客户端时要使用的套接字路径
#   套接字是通信两端之间的一种通信机制,用于进程间的通信
socket = /my_soft/db/mysql/mysql-8.0.36/sockets/mysqld/mysql.sock

# 设置 MySQL 命令行提示符的格式
#   该参数允许您自定义命令行提示符,以便在交互式使用 MySQL 时提供更多信息
#   参考网址: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mysql-commands.html,最后面表格有参数说明
#
#   可用的值包括:
#       - \C:当前连接标识符
#       - \c:为您发出的每个语句递增的计数器
#       - \D:当前完整日期
#       - \d:当前数据库未选中(使用默认数据库)
#       - \h:服务器主机名
#       - \l:当前分隔符
#       - \m:当前时间的分钟数
#       - \n:换行符
#       - \O:当前月份的三个字母格式(Jan、Feb、...)
#       - \o:数字格式的当前月份
#       - \P:上午/下午
#       - \p:当前 TCP/IP 端口或套接字文件
#       - \R:当前时间,采用 24 小时军用时间 (0–23)
#       - \r:当前时间,标准 12 小时时间 (1–12)
#       - \S:分号
#       - \s:当前时间的秒数
#       - \T:如果当前会话位于事务块内,则打印星号 (*)(从 MySQL 8.0.28 开始)
#       - \t:制表符
#       - \U:您的完整 user_name@host_name 帐户名
#       - \u:你的用户名
#       - \v:服务器版本
#       - \w:三字母格式的当前星期几(Mon、Tue、...)
#       - \Y:当前年份,四位数字
#       - \y:当前年份,两位数
#       - \_:一个空格
#       - \ :一个空格(反斜杠后面有一个空格)
#       - \':单引号
#       - \":双引号
#       - \\:由于反斜杠 \ 在字符串中具有特殊含义,因此需要进行转义,使用双反斜杠 \\ 来表示单个反斜杠
prompt = (\\u@\\h) [\\d] \\r:\\m:\\s>\\_


########################################################################################################################
###
### [mysqld] 节:用于配置 MySQL 服务器的参数。只影响 MySQL 服务器本身的配置
###
########################################################################################################################
[mysqld]

################################################ MySQL X Plugin 设置 开始 ################################################
###---------------------------------------------------------------------------------------------------------------------
###
### X Plugin [参考网址: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replication-options-binary-log.html]
###
### X Plugin 是 MySQL 8 中引入的插件,它主要用于支持新的 MySQL Shell 和 X Protocol,以下是一些 X Plugin 的主要功能和新特性:
###     - 1. X Protocol:
###          X Plugin 引入了 X Protocol,这是一种面向文档型数据库的通信协议。
###          与传统的 SQL 协议相比,X Protocol 更适合处理 JSON 数据和文档型存储。它允许客户端以更灵活的方式与 MySQL 服务器进行通信。
###     - 2. X MySQL Shell:
###          X Plugin 与 MySQL Shell 紧密集成。MySQL Shell 是一个交互式的命令行工具,支持 JavaScript、Python 和 SQL。
###          它允许开发人员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和 SQL 查询与 MySQL 数据库进行交互。
###     - 3. X Document Store 支持:
###          X Plugin 支持 MySQL 的 Document Store 功能。这使得 MySQL 可以作为关系型数据库和文档型数据库同时使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