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用函数:
一台计算机的最低层是硬件设备,通过操作系统来管理这些硬件,如果操作系统是封闭的则这些硬件将无法被其他程序来使用。我们知道操作系统本身也是一个程序,只不过是系统级别的,为了能让其他的程序也能够访问这些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给出了一些接口,这些接口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调用函数。通过这些接口就可以访问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系统调用函数运行在系统的内核态,而调用则由用户调用,所以在用户态。这里就需要由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运行开销就比较大,且会触发中断,通过处理中断来调用系统调用函数。
库函数:
库函数是一种语言级别的函数,比如C,C++,java都有自己的库函数,它们是由语言的开发者进行设计的,和底层的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没有联系,所以它的可移植性比较高,基本上屏蔽了底层设备,它的调用就是在用户态,执行也在用户态,所以没有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开销,执行效率比较高, 只是简单的函数的调用,执行的速度也比系统调用函数快。但有些库函数涉及底层的硬件设备比如C语言的printf(),scanf(),fopen()等函数,都需要硬件的支持,所以他们会间接的调用系统调用函数,那么他们的执行效率就没那么高了。
用户态:在用户空间执行,拥有计算机的最低权限
内核态:在内核空间执行,拥有计算机的最高权限
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
每一个函数都有相对应的系统调用号,比如open函数的系统调用号为3,read函数的系统调用号为4等等,整体的步骤为:
1、触发0x80中断(系统调用专用的中断)
2、保存程序上下文(通过程序计数器)
3、将系统调用号保存到eax寄存器中
4、调用0x80中断处理程序(在内核中):从eax寄存器中取出系统调用号,在内核当中有一个系统调用表,(存储的是系统调用号和系统内核函数的对应关系),通过查找系统调用表,来判断调用哪个系统内核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