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我们在《IT系统的组成》教程中讲到,IT 系统的逻辑组成分为四层,自下至上依次是基础设施层、平台软件层、应用软件层和数据信息层。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资源使用模式,云端本身还是 IT 系统,所以逻辑上同样可以划分为这四层。底三层可以再划分出很多“小块”并出租出去,这有点像立体停车房,按车位大小和停车时间长短收取停车费。因此,云服务提供商出租计算资源有 3 种模式,满足云服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分别是 IaaS、PaaS、SaaS,如图 1 所示。

图 1 云计算的 3 种服务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云服务提供商只负责出租层及以下各层的部署、运维和管理,而租户自己负责更上层次的部署和管理,两者负责的“逻辑层”加起来刚好就是一个完整的四层 IT 系统(见图 1 最左侧)。
比如有一家云服务提供商对外出租 IaaS 云计算业务,云服务提供商负责机房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磁盘柜和服务器/虚拟机的建设和管理,而云服务消费者自己完成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另外,还要管理数据信息(如初始化、数据备份、恢复等)。
再比如,另一家云服务提供商出租 PaaS 业务,那么云服务提供商负责的层数就更多了,云服务消费者只需安装自己需要的应用软件并进行数据初始化即可。总之,云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各自管理的层数加起来就是标准的 IT 系统的逻辑层次结构。
在一篇文章中详细讲解三种服务模式会导致篇幅过长,所以我们分成三节,请大家猛击下面的链接进行阅读:
云计算IaaS服务模式精讲
IaaS 是“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的首字母缩写,意思是基础设施即服务,即把 IT 系统的基础设施层作为服务出租出去。由云服务提供商把 IT 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对计算设备进行池化,然后直接对外出租硬件服务器、虚拟主机、存储或网络设施(负载均衡器、防火墙、公网IP地址及诸如 DNS 等基础服务)等。
云服务提供商负责管理机房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磁盘柜、服务器和虚拟机,租户自己安装和管理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和数据信息,所以 IaaS 云服务的消费者一般是掌握一定技术的系统管理员,如图 1 所示。

图 1 IaaS 云
IaaS 云服务提供商计算租赁费用的因素包括 CPU、内存和存储的数量,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网络带宽,公网 IP 地址数量及一些其他需要的增值服务(如监控、自动伸缩等)等。
出租的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统称为主机,云服务提供商如何对外出租主机呢?或者是租户如何使用这些租来的主机呢?相对于租户来说,这些主机不在现场而在“远方”,租赁之后并不是把这些主机从云端搬到租户的办公室来使用。
出租前后主机的物理位置并没有改变,租户仍然是通过网络使用这些云端主机。租户登录云服务提供商的网站,填写并提交主机配置(如需要多少个 CPU、多少内存、多少网络带宽等)表后付款,然后云服务提供商向租户颁发账号和密码,最后租户以此账号和密码登录云端的自助网站。
在这里,租户可以管理自己的主机:启动和关闭机器、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安装应用软件等。其实只有启动机器和安装操作系统必须要在自助网站上完成,其他操作可以直接登录到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并配置好网卡的主机中完成。
对于租来的主机,租户只关心计算资源(CPU、内存、硬盘)的容量是否与租赁合同上标注的一致,就像租赁同一层楼上的一间房间一样,租户只关心面积是否足够,而不关心房间的墙壁是钢筋水泥结构还是砖块石灰结构。但是对于云服务提供商来说,出租硬件服务器和虚拟机,内部的技术处理是不一样的,其中硬件服务器必须要集成远程管理卡并要池化到资源池中。
远程管理卡是插接在服务器主板上或者直接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嵌入式系统,需要接网线并配置 IP 地址。只要服务器的电源插头插到插座上,不管有没有按下服务器的电源开关,这个远程管理卡都会启动,其他人就可以通过网络登录到远程管理卡(需要账号和密码),成功登录后就可以进行启动和关闭服务器、安装操作系统等操作。只不过云服务提供商把远程管理卡的功能集成到了租户自助网站中,从而实现了物理机和虚拟机的统一管理。
租户到底是租赁硬件服务器还是虚拟机呢?这个问题留到后面教程的章节来讨论。
IaaS 云端的基本架构模型如图 2 所示。

图 2 IaaS 云端基本架构模型
IaaS 云端的基本架构模型逻辑上分为三层:第一层管理全局,第二层管理计算机集群(一个集群内的机器地理位置上可能相距很远),第三层负责运行虚拟机。
第一层的云管理器与第二层的集群管理器之间一般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当增加数据中心为云端扩容时,就能体现网速的重要性。而集群内的计算机之间倾向于采用本地局域网(如 10Gbit/s 以太网)或者超高速广域网,如果采用局域网,则灾难容错差;如果跨广域网,则网络带宽会成为瓶颈。
图 2 中,每一层具体的任务介绍如下。
第一层(云管理器)
云管理器是云端对外的总入口,在这里验证用户身份,管理用户权限,向合法用户发放票据(然后用户持此票据使用计算资源)、分配资源并管理用户租赁的资源。
第二层(集群管理器)
每一个集群负责管理本集群内部的高速互联在一起的计算机,一个集群内的计算机可能有成百上千台。
集群管理器接受上层的资源查询请求,然后向下层的计算机管理器发送查询请求,最后汇总并判断是部分满足还是全部满足上层请求的资源,再反馈给上层。如果接下来收到上层分配资源的命令,那么集群管理器指导下层的计算机管理器进行资源分配并配置虚拟网络,以便能让用户后续访问。
另外,本层 PLS 中存储了本集群内的全部虚拟机镜像文件,这样一台虚拟机就能在集群内任意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并轻松实现虚拟机热迁移。

本文深入讲解了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IaaS提供硬件服务器、虚拟主机等基础设施,由租户自行管理操作系统等。PaaS在IaaS基础上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租户只需关注应用软件。SaaS则直接出租软件,用户无需安装,通过网络使用。三种模式各有优势,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1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