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之余,回顾旧知识,温故而知新,新的感悟。
- 内容一:认识路由表
1、路由表的组成:
(1)协议:
(1、链路层自发现(c(网段)、l(主机));
(2、静态(人工写上去);
(3、动态(程序计算)(1)、距离矢量、链路状态(2)、IGP、EGP
(2)路由前缀:网络目的地
(3)括号内
(1、管理距离:来源的信任度0-255;0是绝对信任;255是完全不信任;
(2、matrice度量:只能在一个动态协议下比较;
(4)出接口
(5)下一跳
2、两个查表规则:
(1)精确查找:解析三层,先找掩码最小者;找最短的,再比较,直至找完;现路由器已不用这种查找方法;
(2)递归查找:未找到出接口时,会递归查找,最终找到一个标c的;若查不到,则走默认。
3、路由表与mac表的区别:
在查表效率上:mac地址查表速度快,一次查找,使用cam芯片,一个时钟便能找到;而路由器查询内容较多,比交换机慢。
内容二:重温rip:距离矢量协议
1、问:动态协议生成需要那些点?
解:需进行数据交互,即发送广播包,将未知路由加表,怎么加表?如何加?
–加表原则:
(1、若表中无收到路由,则添加:提取下一跳信息;
(2、若表中有收到路由,先看放置的管理距离,比较谁小放谁;同一种协议先看度量,实则不看度量,判断是否同源(同一个下一跳),若同源,无条件修改;若不同源,看开销,小则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