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简介
Java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由 Sun MicrosystemsSun Microsystems
的 James Gosling
和他的团队在 1995 年首次发布。Java
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次编写,到处运行”,即编写的代码可以在任何支持 Java
的平台上运行,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和大数据处理。
一、Java
的诞生背景
1. 早起背景
Java
的故事始于 1990 年代初,当时Sun Microsystems
公司的一个小团队启动了一个名为 Oak
的项目,该团队称自己为绿队Green Term
,团队成员有James Gosling
、Mike Sheridan
、 Patrick Naughton
等人。James Gosling
(詹姆斯高斯林)是项目负责人,也就是Java
的创始人。该项目的初衷是为家电等小型设备开发一种新型语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Sun Microsystems
认识到这种新语言可以在互联网上发挥巨大作用,于是决定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网络应用。
2. Java诞生
Java
是由James Gosling
、Mike Sheridan
、 Patrick Naughton
在 Sun Microsystems
的团队中开发的。James Gosling
被誉为“Java 之父”。他们从 C
和 C++
中汲取了灵感,并结合了简化的语法、平台无关的特性和内存管理的优势,创造了 Java
。
二、Java
的发展历程
Java 从 JDK 1 到 JDK 18 版本的发展历程,体现了 Java 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对现代开发需求的回应。以下是 Java 各个主要版本的演进过程及其关键特性。
1. JDK 1.0 (1996年)
- 首次发布,Java 的第一个正式版本。
- 关键特性:包括 面向对象编程、跨平台能力、垃圾回收机制、多线程支持 和 网络功能。
- 主要组件:Java 虚拟机(JVM),类库(包括核心类库,如 java.util、java.io 等)。
2. JDK 1.1 (1997年)
- 增强了 Java 的应用程序和开发者体验。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Inner classes(内部类)。
- 支持 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使得 Java 能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交互。
- 引入了 RMI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使得 Java 支持远程调用。
- 改进了反射机制、增强了 AWT(抽象窗口工具包)和事件模型。
3. JDK 1.2 (1998年)
- Java 2,标志着 Java 平台的一个重大版本升级。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Swing GUI 库,替代了 AWT。
- Java Collections Framework,为集合类(如 List、Set、Map 等)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和实现。
- JIT(即时编译):Java 程序开始使用 JIT 编译器来提升性能。
- 引入了 Java Plug-in 和 Java 2D API。
- 将 Java 平台分为三个版本: J2SE(Standard Edition)、J2EE(Enterprise Edition)、J2ME(Micro Edition)。
4. JDK 1.3 (2000年)
- 引入了 JVM 性能提升,使得 Java 程序的执行速度更快。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HotSpot JVM,优化了性能。
- 增强了 JNDI (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和 RMI。
- 引入了 Java Sound API、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 (JNDI)。
- 增强了 JMX (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s) 用于监控和管理 Java 应用。
5. JDK 1.4 (2002年)
- 关键特性:
- 日志 API:Java 中引入了新的日志机制(java.util.logging)。
- 引入了 NIO (New I/O),为高效的文件和网络 I/O 操作提供了新的 API。
- 支持 正则表达式 API,使得 Java 正则表达式的处理更为方便。
- Java Web Start:允许通过网络启动桌面应用程序。
- Assertions:引入了断言功能,帮助开发者进行调试和错误检查。
6. JDK 5.0 (2004年)
- Java 5 也称为 J2SE 5.0,是 Java 的一个重要版本。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泛型(Generics),使得集合类更安全、灵活。
- 引入了 增强的 for 循环。
- 引入了 注解(Annotations),允许开发者在代码中添加元数据。
- 枚举(Enums):提供了枚举类型支持。
- 并发包(java.util.concurrent):引入了新的并发编程工具(如 Executor 框架等)。
- 静态导入,使得类的静态成员能够不加类名地直接访问。
7. JDK 6 (2006年)
- 关键特性:
- 性能优化,引入了 JVM 性能增强,使得 Java 程序运行速度更快。
- 引入了 Java Compiler API,可以动态编译 Java 源代码。
- 增强了 JDBC。
- 引入了 Scripting API,支持嵌入脚本语言(如 JavaScript)到 Java 程序中。
8. JDK 7 (2011年)
- 关键特性:
- 语言增强:引入了 try-with-resources,简化了资源管理(如文件流的关闭)。
- 引入了 NIO 2.0,增强了文件和文件系统操作。
- 二进制字面量和 下划线数字:增强了对大数和字面量的支持。
- 引入了 Fork/Join Framework,使得并行计算变得更加容易。
9. JDK 8 (2014年)
- 关键特性:
- Lambda 表达式:引入了函数式编程风格。
- Stream API:使得对集合的操作更为简洁和并行。
- 新日期和时间 API(java.time):提供更强大的日期和时间处理能力。
- 默认方法:接口可以有默认实现,支持代码向后兼容。
- Optional 类:用于避免空指针异常。
10. JDK 9 (2017年)
- 关键特性:
- 模块化系统:引入了 Project Jigsaw,为 Java 提供了模块化支持。
- JShell:引入了 REPL(Read-Eval-Print Loop),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 Java 编程环境。
- JVM 性能增强,支持 G1 垃圾回收器。
11. JDK 10 (2018年)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局部变量类型推断,使得开发者可以使用
var
来声明局部变量。 - 引入了 垃圾回收器的改进,使得 G1 垃圾回收器更加高效。
- JDK 10 开始采用 每六个月发布一次的新版本发布周期。
- 引入了 局部变量类型推断,使得开发者可以使用
12. JDK 11 (2018年)
- 关键特性:
- LTS 版本:JDK 11 被标记为长期支持版本(LTS),提供长期的安全更新。
- 移除了 Java EE 和 CORBA 模块。
- 引入了 HTTP Client API,改进了 HTTP 请求的支持。
13. JDK 12 (2019年)
- 关键特性:
- JVM 常量接口:优化了对常量池的管理。
- 引入了 Shenandoah 垃圾回收器,一种低延迟垃圾回收器。
- 引入了 微调垃圾回收器性能。
14. JDK 13 (2019年)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动态 CDS(Class Data Sharing),提高类加载性能。
- 支持 JVM 优化,增强了对应用程序启动时间的优化。
15. JDK 14 (2020年)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JEP 358:Helpful NullPointerException,提供更详细的空指针异常信息。
- 引入了 记录类(Records),简化了不可变数据类的创建。
16. JDK 15 (2020年)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密封类(Sealed Classes),控制哪些类可以继承。
- 改进了 垃圾回收器,增强了 G1 回收器性能。
17. JDK 16 (2021年)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JEP 376:ZGC的可扩展性,优化了 ZGC(低延迟垃圾回收器)。
- 引入了 JEP 396:强封装 JDK 内部 API,增强了 JDK 的安全性。
18. JDK 17 (2021年)
- LTS 版本:JDK 17 被标记为长期支持版本(LTS)。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增强的伪随机数生成器 API。
- 改进了 ZGC 和 Shenandoah 垃圾回收器。
19. JDK 18 (2022年)
- 关键特性:
- 引入了 **
三、 Java
的主要特点
-
平台独立性:Java 程序被编译成中间代码——字节码(bytecode),然后由 Java 虚拟机(JVM)执行。这样一来,Java 程序可以在任何安装了 JVM 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
面向对象:Java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这意味着它以对象和类为基础,支持继承、多态和封装等面向对象的特性。
-
简单易学:Java 的语法类似于 C++,但去除了许多复杂的特性,例如指针和多重继承,使得 Java 比 C++ 更容易学习和使用。
-
自动内存管理:Java 提供了垃圾回收机制,这意味着程序员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分配和释放,减少了内存泄漏和悬挂指针等问题。
-
安全性:Java 提供了多种安全机制,如字节码验证、类加载器等,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代码的侵害。
-
多线程支持:Java 内置了对多线程的支持,使得编写并发程序更加简便。
-
丰富的标准库:Java 提供了丰富的标准类库,包括用于输入输出、网络编程、图形用户界面等多种功能的类库。
-
网络功能:Java 设计时就考虑了网络编程,它内置了对网络协议的支持,允许程序员轻松地进行网络通信。
-
跨平台性:通过 JVM,Java 程序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上运行,包括 Windows、Linux、macOS 等。
四、 Java 的应用领域
-
企业级应用:Java 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非常受欢迎,尤其是使用 Java EE(企业版)技术进行开发。
-
Web 开发:Java 通过 Servlets、JSP(JavaServer Pages)以及现代的框架如 Spring 和 Hibernate 广泛应用于 Web 开发。
-
移动应用:Android 操作系统主要使用 Java 编写,因此 Java 是 Android 应用开发的主要语言之一。
-
大数据和云计算:Java 也在大数据处理(如 Hadoop)和云计算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嵌入式系统:Java 还被用于开发嵌入式系统和设备。
Java 的广泛应用和稳定性使得它在软件开发领域中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