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ustOJ-1741: 好友互动标识

题目描述

      QQ有一个有趣的功能即显示好友互动标识,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如果两个人之间互发消息连续3天以上(包含3天)则出现擦出火花的标识,如果互发消息连续30天以上(包含30天)则出现聊得火热的标识,当出现了聊得火热的标识时,原来的擦出火花标识会被替换成聊得火热标识。如果两个人已经连续互发消息3天以上(包含3天)或者30天以上(包含30天),之后的一天没有互发消息,那么无论是擦出火花还是聊得火热的标识都会消失,需要重新开始统计连续的天数才能继续出现好友互动标识。

        JJ有x个好友,好友名字用数字编号从1到x的这x个数字表示。给定一个二维矩阵A描述JJ连续n天和她的好友聊天情况(假定在此之前JJ和她的好友们没有聊过天),A[i][j](1<=i<=n,1<=j<=x)表示第i天JJ与编号为j的人的聊天情况,如果A[i][j]=1表示JJ与编号j的人在第i天聊了天,A[i][j]=0 则表示没有聊天。A[i][j]只能是0或者1。现在的问题是,根据给出的聊天统计,给出JJ在n天后,分别和编号为1到x的好友的聊天状态是怎样的。

 

输入

第一行给定一个T(T<=10)表示输入数据组数;

对每一组数据先给定两个整数n(1<=n<=1000),x(1<=x<=1000)

然后下面给出一个n行x列的矩阵A,矩阵元素为0或者1,矩阵意义如题意;

 

输出

对于每一组数据,输出一行, 即n天后JJ与编号1到编号x的好友的聊天状态。每两个好友的聊天状态之间用空格分开。

聊天状态的输出表示为以下三种:

(1) 没有好友互动标识输出0

(2) 擦出火花输出1

(3) 聊得火热输出2

 

样例输入

2
3 2
0 1
0 1
1 1
3 2
1 1
1 1
1 1

样例输出

0 1
1 1

最原始的做法:用一个计数器,当遇到中断就清零,重新计数,以最终的数字来判断标识

比较早写的,代码无处不透露出蒟蒻的气息。。。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a[1000][1000];
int b[1000];
int main()
{
    int T,num;
    int n,x,i,j;
    scanf("%d",&T);
    for(num=0;num<T;num++)
    {
        memset(a,0,sizeof(a));
        memset(b,0,sizeof(b));
        scanf("%d%d",&n,&x);
        for(i=0;i<n;i++)
        {
            for(j=0;j<x;j++)
                scanf("%d",&a[i][j]);
        }
        for(j=0;j<x;j++)
        {
            for(i=0;i<n;i++)
            {
                if(b[j]>=1)
                {
                    if(a[i][j]==1)
                        b[j]+=1;
                    else if(a[i][j]==0)
                        b[j]=0;
                }
                else if(b[j]==0)
                b[j]+=a[i][j];
            }
        }
        for(j=0;j<x-1;j++)
        {
            if(b[j]>=0&&b[j]<=2)
                printf("0 ");
            else if(b[j]>=3&&b[j]<=29)
                printf("1 ");
            else if(b[j]>=30)
                printf("2 ");
        }
        j=x-1;
        if(b[j]>=0&&b[j]<=2)
                printf("0\n");
            else if(b[j]>=3&&b[j]<=29)
                printf("1\n");
            else if(b[j]>=30)
                printf("2\n");
    }
    return 0;
}

 

### HNUST OJ 平台成绩排序实现方法 对于在线评测系统的成绩排序功能,通常涉及多个维度的考量,如提交的时间戳、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等。为了高效处理大量用户的提交记录并提供快速响应的成绩排序服务,推荐使用高级数据结构和算法来优化性能。 #### 数据存储设计 考虑到每次提交都会产生新的评信息,在数据库层面应建立合理的索引来加速查询速度。具体来说,可以针对`submit_time`, `run_time`, 和 `memory_usage`字段创建组合索引,以便于后续按照同条件进行筛选和排序[^1]。 #### 排序逻辑构建 当用户请求查看排行榜时,服务器端需执行如下操作: - **获取原始数据集**:从数据库中提取所有有效提交记录; - **应用过滤器**:依据特定规则(例如只保留最新版本代码)减少待排序项的数量; - **实施多级排序策略**: - 首先按总得降序排列; - 若存在平情况,则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解题所耗时间较短者优先,或消耗资源较少者靠前。 此过程中可借助标准库中的稳定排序函数完成复杂度较低的任务,而对于海量数据集建议引入外部工具如Redis Sorted Set来进行布式计算[^2]。 ```cpp struct Submission { int id; string user_name; double score; // 总数 float run_time; // 运行时间(s) unsigned long memory_used;// 内存使用(B) bool operator<(const Submission& other)const{ if (score != other.score){ return score > other.score; }else{ // 当两人数相同的时候, 比较运行时间和使用的内存量. if(run_time!=other.run_time){ return run_time<other.run_time; } else{ return memory_used < other.memory_used; } } } }; vector<Submission> submissions; // 对submissions数组调用sort()会自动根据重载的小于号运算符进行多重属性综合评价下的升/降序调整 std::sort(submissions.begin(), submissions.end());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