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觉得单元测试框架也就那么回事,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看一些其它人写的代码后,还是觉得总结学习一下比较好!
整理于其它博主内容,加自己的观点!
简介:
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不仅可以使用与单元测试,还可以适用WEB自动化测试用例的开发与执行,该测试框架可组织执行测试用例,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断言方法,判断测试用例是否通过,最终生成测试结果。
- 一个TestCase的实例就是一个测试用例,一个完整的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前准备环境的搭剑(setUP),执行测试代码(run),以及测试后环境的还原(tearDown)。元测试(unit test)的本质也就在这里,一个测试用例是一个完整的测试单元,通过运行这个测试单元,可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 而多个测试用例集合在一起,就是TestSuite,而且TestUite也可以嵌套TestSuite
- TestLoader是用来加载TestCase到TestSuite,其中有几个loadTestFrom__( )方法,就是从各个地方寻找TestCase,创建它们的实例,然后add到TestSuite中,在返回一个TestSuite实例
- TextTestRunner是用来执行测试用例的,其中的run(test)会执行TestCase中的run(result)方法。测试的结果会保存到TextTestResult实例中,包括运行了多少测试用例,成功了多少,失败了多少等信息
- 而对于一个测试用例环境的搭建和销毁,是一个fixture
unittest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
-
test fixture
代表准备和清理的操作,比如setup testDown都属于test fixture
setUp:用于测试用例执行前的初始化工作。比如测i是用例中需要访问数据库,可以在setUp中建立数据库连接进行初始化
tearDown:用于测试用例执行之后的善后工作。如关闭数据库连接等
tearDown即使测试方法抛出异常仍会执行,并且只有setUp( )成功执行时它才会执行
assert*( ):一些断言的方法,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最终用例是否执行通过,是通过判断测试得到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相等决定的
assertEqual(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和b是否相等,相等则测试用例通过。assertNotEqual(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和b是否相等,不相等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True(x,[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x是否True,是True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False(x,[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x是否False,是False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Is(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是否是b,是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NotIs(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是否是b,不是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IsNone(x,[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x是否None,是None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IsNotNone(x,[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x是否None,不是None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In(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是否在b中,在b中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NotIn(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是否在b中,不在b中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IsInstance(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是是b的一个实例,是则测试用例通过。
assertNotIsInstance(a,b,[msg=‘测试失败时打印的信息’]):断言a是是b的一个实例,不是则测试用例通过。
-
test case
代表最基本的测试单元,检查在特定输入的情况下是否有一个特定的输出。通过集成unitest中的TestCase类,可以快速的写出一个test case
-
test suite
test suite由一组test case组成,不过其中也可以包含test suite。代表所有的case集合
-
test runner
test runner运行所有的case,并将结果展现给用户,展现的方式可以是图形或文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