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在【ArcToolBox】中,依次双击【Spatial Analyst Tools】→【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就能打开栅格计器算。
在【ArcToolBox】中,依次双击【Spatial Analyst Tools】→【叠加分析】→【加权分析】,就能打开加权分析。
栅格计算器的使用
Con函数是condition(条件)的缩写,其语法是:
Con(条件,条件为真执行语句,条件为假执行语句[可选])
或Con(输入栅格,条件为真执行语句,条件为假执行语句[可选],逻辑表达式)
放上几个公式:
Con(IsNulll("Resample"),"parcelnew.tif",255)
1、con(“NDWI”>=0,1) 与 “NDWI”>=0的区别
con(“NDWI”>=0,1):是只保留NDWI>=0值为1,其余的为NoData
但是“NDWI”>=0 :保留NDWI>=0值为1,其余的为0
参考:地理信息论坛
现在将一些常用的栅格计算函数举例归纳如下,用的时候可以参考:
1、将特定值(-9999)赋值为0
Con("raster"==-9999,0,"raster")
2、将某一范围内(如小于0)赋值为0
Con("raster" <0,0,"raster")
3、将特定的栅格值(如1)赋值为空值
setnull("raster"==1,"raster")
4、给空值赋予特定的值(如0)
CON(ISNULL("raster"),0,"raster")
5、平方和开方
(1)Power(raster,2),Power(raster,0.5)
(2)Squre(),SquareRoot()
6、提取栅格数据中特定值
(1)Pick("raster",[1,2,3,......])
(2)Slope>15,提取Slope大于15的格子,赋值为1,其余为0
(3)Con("Slope">5,"Slope"),提取Slope大于5的格子,值不变
(4)工具箱中Math下面的greater工具,结果为1和0
7、将影像中的多个值赋予无效值
SetNull(("raster == -32768)|("raster" == -10000),"raster")
栅格计算器与加权叠加的区别
参考:https://blog.youkuaiyun.com/ScapeD/article/details/85799208
在进行栅格叠加运算时,若输入的表达式是图层相加的表达式,栅格计算器将栅格文件跟据表达式进行简单相加。
而“加权叠加”工具不然,加权叠加工具只能输入也只能输出整数栅格。若是中间有分数,则进行一步四舍五入。
这两个工具经常有新手弄混,混淆使用常常导致结果出错。
理论上,栅格计算器完全可以实现“加权叠加”工具的运算,但加权叠加工具也有其独特的使用场景,该场景下使用“加权叠加”工具更为方便。
加权叠加工具适用场景为:等级评价
例如:土地适用性等级评价
通常输入几个影响因子以及其权重,最终得到适用性等级,该适用性等级使用加权叠加工具得以量化分级表示最为得当。此处可参照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GIS技能大赛下午场试题。
加权叠加工具自动将数据进行五级分类及四舍五入,这一点最符合要求。
而若使用栅格计算器,要输入相对麻烦的参数。
若使用重分类,也要自己定义许多阈值。
栅格计算器
栅格计算器适用于所有简单或复杂的栅格运算。无论是对于单一栅格还是栅格叠加,灵活的运用栅格计算器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一些复杂的场景可以考虑用专门的工具代替,例如上面提到的加权叠加工具。
这里举一个例子:
提取植被适宜的生存地区,要求四个条件同时满足,这时可以采用输入栅格重分类为0-1(1处为满足该条件)后,使用栅格计算器求乘积来得到适宜区。
有些计算,是无法用现成的工具代替栅格计算器的运算的。
这里dis一下一个教程:
作物生长适宜区分析
这是使用加权叠加工具出错的典范。
解释一下哪里出错了:题目说:植被生长需满足以下条件......意思是,四个条件都要满足
如果使用栅格计算器,可以先将条件栅格重分类为0-1值求乘积即可,这是比较标准的解法。而使用栅格叠加,由于以上说的四色五入,即是说,在每个栅格权重为0.25的条件之下,只要在某部分,有两个条件满足即满足,这明显是不对的,与题目要求的四个条件明显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