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更多是基于用户和商品建立的数学模型关联性,主要目的是给用户推荐他们感兴趣的商品。推荐系统最核心部分就是推荐算法。推荐算法不仅仅用在电子商务领域,还有社交网络、电影视频、广告以及文章阅读等等。
1、推荐算法的发展目标
(1)方便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或者是电影等;
(2)加强对用户的了解,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3)降低信息过载问题;
(4)提高网站展示和点击率
2、协同过滤推荐
协同过滤是基于行为数据分析的算法统称,是目前较为著名的数据推荐方式。系统过滤算法是一个复合算法,它的实现依赖于其他算法的支撑。
3、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User-Based):
(1)思想:以用户的历史行为作为基础,挖掘出用户的特征行为,平且找出与其具有相同特征行为的用户作为一个集合,根据该集合中其他用户的行为(即其他用户喜欢的商品)推荐给该用户。
(2)优点:
(3)缺点:计算量较大,适合离线数据分析;
4、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Item-Based):
(1)思想:通过用户购买的商品本身的属性,找到与商品相似度较高的商品,最为推荐商品。可以与Apriopri算法和FP-geowth算法结合使用。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使用Slope One算法来实现Item-Based。Slope One采用的是最简单的一种回归表达式f(x)=x+b,其中,b表示两个产品的平均值。例如三位消费者对三种产品的评分如下:
消费者 | 产品A | 产品B | 产品C |
甲 | 2 | 3 | 4 |
乙 | 3 | 5 | 未评价 |
丙 | 未评价 | 3 | 5 |
b、乙对产品C的评价计算:5+(5-3)/2+(4-3)/2=6.5
(2)优点:便于实现和维护;实时性强;对购买产品较少的消费者推荐效果相对较好;
基于Slope One算法还衍生出来Weighteed Slope One算法和Bi-Polar Slope One算法。
Weighteed Slope One算法:在进行评分计算过程中纳入了权重的考虑机制,将用户和产品的矩阵进行了有效的填充,降低了数据的稀疏问题;
Bi-Polar Slope One算法:对于用户已经评过分的产品,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正类别和负类别,在对当前用户进行比较时,将二者考虑到其中
4、基于潜在因子算法的推荐
通过历史行为挖掘出用户的本身特征,以及分析现有商的本质特征进行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