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
为什么需要学习数组? 存储多个变量的容器
数组的概述: 一组存储相同数据类型的容器
数组的本质也是一个变量,用来存储一组变量的容器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数组的长度]; // Java写法
变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数组的长度]; // C语言写法
这里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八大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是引用数据类型
数组名满足变量名的命名规范,一般都是复数
new: 在堆区分配内存空间
数组的长度: 表示数组可以存放多少个连续的变量
变量的三要素: 1.声明 2.赋值 3.使用
数组的声明:
表示告诉计算机开辟多大的连续的内存空间
数组的赋值:
地址传递
数组的使用: 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如何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通过下标、索引
数组名[索引]
索引范围 [0,数组的长度)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异常名称: 数组索引越界异常
产生原因: 访问了不存在的索引
解决办法: 检查索引是否在 [0,数组的长度) 的范围内
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名称: 空指针异常
产生原因: 引用类型的变量没有 new,就访问了对象的成员或者访问了数组的元素
解决办法: 找到错误代码对应的那一行,观察哪些是引用类型,再观察这个引用类型有没有new
数组的初始化
-
1.静态初始化:
-
初始化的同时给数组的每一个元素赋值,不需要指明数组的长度,系统根据元素的个数动态计算数组的长度
-
格式:
-
格式一: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元素1, 元素2, 元素3, … , 元素n};
-
格式二: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 {元素1, 元素2, 元素3, … , 元素n};
-
有了格式一为什么有格式二? --> 在传递参数的时候,如果是匿名数组必须使用格式二
-
2.动态初始化:
-
初始化的同时由系统为每一个元素赋值,必须指明数组的长度,赋值的特点满足堆区的默认值特点
-
堆区中每个变量都有默认值
-
byte short int long 默认值 0
-
float double 默认值 0.0
-
char 默认值 ‘\u0000’ 就是一个空字符
-
boolean 默认值 false
-
引用类型 默认值 null
-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数组的长度]; // Java写法
-
变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数组的长度]; // C语言写法
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
方法调用的时候:
-
形式参数可以是如下类型
-
八大基本数据类型: 数值本身
-
引用数据类型: 地址
方法调用前a的值: 10 方法中的参数a的值: 15 方法调用后a的值: 10 方法调用前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值: [11, 22, 33] 方法调用中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值: [11, 300, 33] 方法调用中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值: [11, 300, 33] - 值传递本质传递的是数值,引用传递传递的是地址 */ public class ArrayDemo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est1(); // test2(); int[] arr = {11, 22, 33}; int[] arr2 = {44, 55, 66}; int[] arr3 = arr;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11, 22, 33]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2)); // [44, 55, 66]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3)); // [11, 22, 33] arr3[1] = 500;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11, 500, 33]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2)); // [44, 55, 66]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3)); // [11, 500, 33] ``` }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2() { int[] arr = {11, 22, 33}; System.out.println("方法调用前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值: " + Arrays.toString(arr)); change(arr); System.out.println("方法调用后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值: " + Arrays.toString(arr));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 int a = 10; System.out.println("方法调用前a的值: " + a); // 10 change(a); System.out.println("方法调用后a的值: " + a);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 a) { a += 5; System.out.println("方法中的参数a的值: " + a); // 15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int[] arr) { arr[1] = 300; System.out.println("方法中数组的所有元素的值: " + Arrays.toString(ar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