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向对象:
特点
- 封装(载体:类)
- 继承
- 多态:抽象类(接口)
2.类:一类事物的集合(包括属性和行为)
<1>成员变量:描述属性
<2>方法:描述行为
1.构造方法:创建对象(初始化)
有参:
无参:1.没有任何构造方法时,编译器自动构建,否则不会
2.仅可以在无参构造方法第一句用this调用有参构造方法
2.主方法: 类的入口(控制程序流程,Java编译器通过主方法来执行)
3.成员方法:实现行为(包含局部变量)
4.static修饰:静态变量(方法),所有类均可使用,类名.静态类成员 调用,不会被实例化
1.静态方法不能用this
2.静态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方法
5.权限修饰符:类的权限会约束成员的权限
private:仅见本类
default:本包
protected:同包或子类
public:全部
6.this关键字:
对一个对象的引用,调用成员变量方法 / this.name / 或者作为返回值 /return this/
3.对象:从一个类中实例化的每一个物体都是一个对象
创建
关键字new创建,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构造方法,为每个对象分配空间,每个对象相互独立
引用
用一个变量名来存储对象存在的地址
比较
<1> equals比较对象的内容
<2> ==比较对象的地址(是否为同一个对象)
销毁:每个对象都有生存周期,java虚拟机自动回收无用的对象
自动
1.对象引用超过其作用范围
2.对象赋值为null
手动
所用函数:finalize()和 System.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