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函数修饰符(装饰器)的使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装饰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通过装饰器简化代码,避免重复,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还介绍了Python内置的三种修饰符:staticmethod、classmethod和property,它们分别用于将类中的方法转换为静态方法、类方法和属性。

1.  修饰符的来源

借用一个博客上的一段叙述:修饰符是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较为经典的有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等。

修饰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设计,有了修饰符,我们就可以抽离出大量函数中与函数功能本身无关的雷同代码并继续重用。概括的讲,修饰符的作用就是为已经存在的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如下:

import time

def timeslong(func):
    start = time.clock()
    print("It's time starting ! ")
    func()
    print("It's time ending ! ")
    end = time.clock()
    return "It's used : %s ." % (end - start)

上面的程序中,定义了一个函数,对另外一个对象的运行时间进行计算,如果采用通常的方式需要将 func() 重新在 timeslong 中重新写一遍。为了简化这种操作,便提出了修饰符的概念。

如下:

import time

def timeslong(func):
    def call():
        start = time.clock()
        print("It's time starting ! ")
        func()
        print("It's time ending ! ")
        end = time.clock()
        return "It's used : %s ." % (end - start)
    return call

@timeslong
def f():
    y = 0
    for i in range(10):
        y = y + i + 1
        print(y)
    return y

print(f())

这样出现便不用再函数内部再进行嵌入函数,通过 @timeslong 对其进行修饰达到目的,是整个代码美观,而且少些部分代码。

修饰符也可以通过类来进行使用,共享该类,如下为一个实例:

class timeslong(object):
def __init__(self,func):
    self.f = func
def __call__(self):
    start = time.clock()
    print("It's time starting ! ")
    self.f()
    print("It's time ending ! ")
    end = time.clock()
    return "It's used : %s ." % (end - start)

@timeslong
def f():
    y = 0
    for i in range(10):
        y = y + i + 1
        print(y)
    return y

print(f())

2.  Python内置的修饰符

内置的修饰符有三个,分别是 staticmethod、classmethod 和 property,作用分别是把类中定义的实例方法变成静态方法、类方法和类属性。由于模块里可以定义函数,所以静态方法和类方法的用处并不是太多。

class Hello(object):
    def __init__:
        ...

@classmethod
def print_hello(cls):
    print("Hello")

classmethod 修饰过后,print_hello() 就变成了类方法,可以直接通过 Hello.print_hello() 调用,而无需绑定实例对象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