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文章平均质量分 96
TyRed0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设计模式 6、行为型模式(续)
自定义spring框架前,先回顾一下spring框架的使用,从而分析spring的核心,并对核心功能进行模拟。数据访问层。定义UserDao接口及其子实现类业务逻辑层。定义UserService接口及其子实现类定义UserController类,使用main方法模拟controller层//创建spring容器对象//从IOC容器中获取UserService对象//调用UserService对象的add方法编写配置文件。原创 2024-08-22 14:12:35 · 688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5、行为型模式
又被称为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变化时,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他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一般来说,同事类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多个同事类之间互相关联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呈现为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是一种过度耦合的架构,即不利于类的复用,也不稳定。例如在下左图中,有六个同事类对象,假如对象1发生变化,那么将会有4个对象受到影响。如果对象2发生变化,那么将会有5个对象受到影响。原创 2024-08-22 14:11:20 · 105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4、结构型模式
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它通过共享已经存在的对象来大幅度减少需要创建的对象数量、避免大量相似对象的开销,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过程中,程序员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设计一个系统时知道了算法所需的关键步骤,而且确定了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但某些步骤的具体实现还未知,或者说某些步骤的实现与具体的环境相关。原创 2024-08-22 14:09:43 · 746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3、结构型模式
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这时,访问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目标对象,代理对象作为访问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Java中的代理按照代理类生成时机不同又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静态代理代理类在编译期就生成,而动态代理代理类则是在Java运行时动态生成。动态代理又有JDK代理和CGLib代理两种。如果去欧洲国家去旅游的话,他们的插座如下图最左边,是欧洲标准。而我们使用的插头如下图最右边的。因此我们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在当地不能直接充电。原创 2024-08-22 14:07:26 · 877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2、创建型模式
用一个已经创建的实例作为原型,通过复制该原型对象来创建一个和原型对象相同的新对象。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分离了部件的构造(由Builder来负责)和装配(由Director负责)。从而可以构造出复杂的对象。这个模式适用于:某个对象的构建过程复杂的情况。由于实现了构建和装配的解耦。不同的构建器,相同的装配,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对象;相同的构建器,不同的装配顺序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对象。也就是实现了构建算法、装配算法的解耦,实现了更好的复用。原创 2024-08-22 14:06:06 · 1178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 1、设计模式概述
类图(Class diagram)是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类图不显示暂时性的信息。类图是面向对象建模的主要组成部分。原创 2024-08-22 14:03:23 · 709 阅读 · 0 评论